植容棠心底,稍稍回想就会忍不住做噩梦的一场大火。 佛寺千年古钟沉沉坠地,敲响深夜里一声不该出现的钟鸣,万千古佛在烈火中被镀上通红的躯壳,面色似痛苦,却仍悲悯望向人间。 千年古寺一朝湮灭,乌黑的云层聚在陀兰寺山顶七日未散,像是漫天神佛都来念了一首往生经,渡这佛寺,渡这人间。 盛承厉找不到慧缅,回了京城,过去两月,秋高气爽、天干物燥,佛寺起了一场大火。 可哪怕如此,高僧慧缅依旧不知所踪,烈火燃烧过的佛寺连一具烧焦的尸体都没留下。 以前容棠不会去想,也不敢去想,这场大火究竟缘何而起;可如今他却忍不住去想,那场大火又是谁放的。 盛夏炎热,容棠浑身却起了一层冷汗。 小卢大人正兴致勃勃地立在沿街一个首饰铺子前,给家中母亲和姐妹挑着礼物,时不时拉着两位学兄帮自己做个参谋。 长街上四处皆是安宁祥和,这简直是画卷中才应出现的盛世繁华。 大道无情,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可这句话本意应是天道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 而它分明也对这个世界千万百姓做到了平等地俯视、顺其自然,可为何…… 独独对宿怀璟这般? 独独要让他经历地狱般的绝望,然后拉上来一点,再狠狠踩下去;再拉上来一点,再无情地扔进深渊? 宿怀璟是什么十恶不赦的罪人吗? 容棠在这一瞬间茫然到了极点,看宿怀璟的眼神里都流露出来一种懵懂的不解,像是个还未启蒙的孩子,茫茫然然、跌跌撞撞地探索这个全然未知的世界。 这幅神情落在宿怀璟眼中,当下一阵不可抑制的心疼。 他不知道容棠想到了什么,但直觉认为跟自己有关。 他没避着人,直接在街上揽住了容棠,拥在怀中轻声安抚:“我在呢,我在这,棠棠别怕。” 一声一声叠着唤,笨拙又温柔地劝哄着。 容棠眼前有些模糊,并非想哭,只是感觉自己看不透这个世界。 他顺从地靠在宿怀璟怀中半晌,稳了稳心绪,轻轻推开宿怀璟:“我没事了。” 他说:“如果是你的亲人,尽量把他留在大虞吧,大绥不是个好归宿。” 躲过了这一次,难保还会有下一次费尽心机的暗杀。 宿怀璟并不追问,只是点头,对容棠有天然的信任:“好。” 容棠视线往前,又看了眼正被迫替卢嘉熙试一支玉簪子的沐景序,道:“替沐大人找一个好些的大夫吧,等事了了,劝他辞官。” “好。”宿怀璟点头。 容棠敛眸,一点点思索,还有什么能提醒的,良久,他没头没尾地说了一句:“你什么时候有空,我们一起去陀兰寺拜拜佛吧。” 两辈子都没遇见慧缅,偏偏这一世撞见了,偏偏这一世他说他们有缘,偏偏送了他一副佛像。 天知道是什么渊源,天知道跟宿怀璟有没有关系。 天道不像个正统,容棠大逆不道地想着,抬眼望了下天。 星云掩映,月华如练,人间繁华,天上盛景,平和地像是一场幻境。 究竟是宿怀璟登基世界线会湮灭,还是盛承厉没登基,天道会消亡? 可这样的天道,又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啊? 容棠活在世上这样多次,这么多年,头一次觉得自己或许也称得上一句歹毒。 宿怀璟看着他的神色,心下沉痛,眉宇间聚了一层不易察觉的戾气。 他想让棠棠开心一点,可是好像又没什么办法能转移他注意力。 良久,他突然想起来一件事:“钱氏六个月前就流产了,棠棠知道吗?” 第113章 宁宣王跟仁寿帝,名义上是表兄弟,实际上是君臣。 若按年龄排序,先帝最大,容明玉第二,仁寿帝盛绪炎是他们中年纪最小的一个。 幼时再多情分,也总隔着一层君君臣臣,更别提成年之后当真有了君臣大别。 容棠望着宿怀璟的眼睛,某一瞬间以为自己在幻听,可很快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并且意识到宿怀璟没有骗自己。 如今五月,正是盛夏时节,钱氏的胎怀了快九个月,到今年六月份就该生产。 容明玉那般笃定那是个男孩,是因为不论钱氏生的是男是女,最终都会变成男孩,成为宁宣王府的小少爷。 这样的话,钱氏腹中无子才最稳妥。 唯一令人疑惑的是,容明玉为什么要替别人养孩子? 容棠眉梢轻蹙,脑海中霎时划过一个画面,他面色一僵,匪夷所思地问:“怡妃娘娘?” 宿怀璟笑了笑,终于将棠棠从方才那点茫然到像是要思考自己来路与归途的状态中抽出来。 他握住容棠的手,牵着他顺着人流向前走,低声道:“盛承鸣是面上的靶子,皇帝今年不过才四十岁出头,身子骨正健朗,等他寿终正寝退位起码还要二十年,那时候快四十岁的二皇子与正年轻的八殿下,自然是后者更具优势。” 现在人斗得再厉害,也不过是为后来者做嫁衣,只要仁寿帝一日不死,现在风头出得越大的皇子,日后跌得也会越狠。 人心猜疑,君臣如此,父子更如此。 天伦之乐是最好的保护,而没有哪一位生性自负的帝王,会对襁褓中的骨肉生起忌惮之心。 因为自负和自大,所以他并不会在意这一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威胁。 可有人赌的就是他这点自大,容明玉与他相识四十年,与他一起开蒙一起造反,自然清楚自己这位尊贵的表弟是个什么性子。 有些话到底不适合在大庭广众之下敞开了说,宿怀璟带着人跟沐景序他们告别,然后慢慢悠悠晃去了街角的马车。 容棠这时候已经想明白了许多。 最浅显的就是那日宫宴,容明玉应对柯鸿雪的发难自顾不暇间,为何是怡妃挺着肚子出声打破了一室的死寂。 再往深里琢磨,怡妃夏天生产,秋天武康伯造反连累二皇子党全族,虽是宿怀璟推波助澜起到的效果,但容明玉在其中有没有发挥什么作用? 至少八殿下成了皇后嫡子这件事,对宿怀璟本身没有任何好处。 储君先立嫡再立长,二皇子被贬,朝野上下一时间噤若寒蝉,除非三皇子作死才会鼓动大臣提及立储,否则年深日久地下去,等到八皇子开蒙长大,仁寿帝若要考虑储君之位,定然要先考虑中宫嫡子。 至于为何要钱氏怀上一胎,又为何与怡妃在相近时间生产…… 容棠面色微冷,一时间脑海中飘过无数种可能。 狸猫换太子也好,养小人借运势也好,族谱上占个名,日后光明正大地将八皇子替换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