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0(1 / 1)

城是天文学家,在他未去世前,天气晴朗的夜晚,会在院子里摆上天文望远镜,教自己年幼的女儿辨认月亮上的环形山和月海。母亲则会在睡前讲述各国的神话故事。白天不写书的时候,就在院子里搬出画架,和她一起画油画或水彩。 但那已经是快二十前的事了。 父母意外去世后,她就被邻居的仗助一家收养。他们祖孙三个都是善良又热情的人,对她也宛如亲生,所以九条九月的童年过的并不悲惨。她后来选择当警察也有部分原因是受到了仗助外公的影响。 九条九月好像天生就没有母亲那样艺术家丰富细腻的情感,也并不常回忆过去,但看到落在庭院里的月光,那些已经相隔多年的遥远回忆不知为何又浮现在眼前。 她的出神的远眺,目光落到了铺着石板的地面上。 这间房间正位于庄园的中轴线上,从窗内往外能够清楚的看到主屋前不远处的圆形广场。广场中央立着一根石柱,柱顶隐约还可以看到一个尖尖的东西在闪闪发光,广场边缘是如同伸展手臂般的环形柱廊,末端连到长长的直线走廊,一直将庄园的大门和主屋连接起来。 从上方看去,就像手表的表带一样,连广场装饰性的地砖,也被中心等分为十二部分的等圆切角。 沿途的风景稍微驻足欣赏便可,两小时的短暂时限需要拿来做更重要的事。 九条九月收回目光,打算借着手机的照明寻找屋内的线索时,突然猛地转回头去。 主屋前明亮的灯光,和广场右面右面亮起的路灯,将广场的石柱打出长长的阴影,在地面上投射出了一个正对着她的直角。配上石板路面的形状,就像是手表的指针。 手表形的环廊,还有指针一般的阴影…… 按照宴会开始的时间,还有中间她花费的时间来计算的话,现在的时间应该刚好是—— “九点钟。”她抬起手腕,借着月光看清了表上的时间。 她再抬头,因为灯光与石柱距离的不同,导致影子的长度也产生了差异,看起来连时针与分针的比例都跟表上的分毫不差。 “这是……” “那个石柱显示的,是时间吗?”旁边的人被她的声音吸引,一起看向窗外,也注意到了这不同寻常的阴影形状。 “那不是一般的石柱。”九条九月语速逐渐加快:“这个广场应该是参考梵蒂冈的圣彼得广场建成的,再结合它的形状,那个石柱一样的东西应该是方尖碑。” “方尖碑?” “嗯,古埃及人的一种计时工具,它能将阴影投射到围绕着它的记号上,和日晷类似,埃及人凭此估算时间。” 九条九月本来以为下一个地点的线索会藏在屋里的某个角落,但…… “这一切绝对不是巧合。” “下一个提示所在的地点就是那里。就跟指引我们前来此处的画作一样,它在告诉我们,要往那里走。” 发现自己差点被惯性思维误导,九条九月反倒很开心的笑了出来:“如果来到这里的人只顾着埋头在屋内寻找线索,就会错过真正的提示。” 山岸辉司,真是清高的艺术家思想。 他也真自信。之所以这样设计谜底,肯定是认定了任何人只要往窗外看,都会被他庭院中的美景吸引吧。 这场游戏远比九条九月原本设想有意思。她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前往下一个谜底的所在地了。 第25章 白夜行宫其三 估计山岸真司没想到寻找谜底居然还需要走到城堡外,因此没有在这里派遣保安。宾客们也大多聚集在建筑内部,广场上空荡荡的一个人也没有。 九条九月终于不用再装作慢悠悠观赏的样子,考虑到不知还有几个的剩余谜底,她的步伐顿时加快起来。 “对了,说起来,你为什么会到这种地方来工作?”她用不再刻意压低的声音询问。 来的时候她已经把广场前的路走过一遍,现在反向从主建筑走向广场中央时,依旧不由得感慨于庄园面积的广阔。 她实在想不到在这个大的吓人的庄园里,除了交际还有什么其他事情能做。刚刚旁边的男人说他是因为工作才跑到这个地方来,怎么想都是很奇怪的事。 似乎没有想到她会问这个问题,男人愣了一下,随后神色有些晦暗的解释:“我的一位长辈,勉强能算是养父吧,和山岸先生是旧识。虽然我说是来工作,其实主要和这件事有关。” 他言辞含糊,似乎并不愿意多讲。此刻高耸的方尖碑也已近在眼前,九条九月于是不再发问,认真思考起了下一步的解密方法。 “那么接下来……应该往哪边走?” 除了伫立在眼前的方尖碑,和周围远到看不清的柱廊,四周空空如也,根本找不到任何一个可以作为目标前行的方向。 男人皱起了眉,表情异常苦恼:“既然影子被设计成指针的样子,难道是要我们跟着它的指引走吗?” “指向十二的分针,笔直的通向庄园大门。路上的景色一览无遗,刚刚我们来时也走过,应该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那么就是要按九点的那根时针走吗?” “我觉得,山岸辉司未必会设计这么简单直白的答案。”九条九月说。 “我们先找找看有什么能用的线索,如果找不到可用信息,再把这个方案作为备选项。” 九条九月认为,如果说这一地点存在有什么提示的话,八成会位于广场中间这块最醒目的方尖碑上。之前在庄园三楼时,只能远远看到一个模糊的影子,现在从近处打量,她终于发现了违和的地方。 方尖碑的主体安置在一块雕刻着人像和动物的石质底座上,碑上刻着复杂的象形文字,顶端树立着金属十字架。底座总体被设计成一个不大的喷泉,坐落于一个轻微凸起的圆形高台上。 高台由四块相同大小的四分之一切角的石砖拼接而成,每块石砖又等分为三小份,一共十二格,刚好对应十二个小时。 “奇怪……” 看到她异样的表情,身边的男人忍不住询问:“难道这个方尖碑有什么问题吗?” “方尖碑本身倒是没有什么异样。”九条九月有些不解:“但是真正的圣彼得广场前的那块方尖碑是无字的,底座也没有装饰。” “但你看这块底座,这一面是立体的浮雕,从形状来看,这应该模仿的是贝尼尼设计的另一块。”九条九月将手机手电的光照在了底座的花纹上:“这是1711年树立在罗马万神殿前的那块方尖碑的底座。” 方尖碑最早是埃及的纪念碑,万神殿罗通达广场前那块原本属于拉美西斯二世,最开始是为赫里奥波里斯的拉神神庙所做,后来被强盛的罗马帝国作为战利品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