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几眼,觉得真是很伤风化。 走廊上站了好几个女生,指着他们这里,捂着嘴不知道在说什么,神情激动。 从开学开始,这群女生就经常结伴在一起,人手一个水杯,每节课下课都过来打热水,然后拿着水杯站在走廊里不知道干什么。班里有人打赌她们是来看谁的,万达押了五十块钱进去,最后等不及,大着胆子来找贺朝希望他帮忙检测一下。 当时贺朝嘴里说着“那肯定是来看我啊”,走到窗边,手撑在窗沿边上,还没说话,那群女生捂着脸跑了。 万达立马跳起来喊:“我赢了!耶!” 贺朝还没整明白:“你赢什么了?她们到底是来看谁的啊?没说话就跑……很没有礼貌啊。” 万达从欣喜之中回味过来,琢磨出一丝不对劲:“朝哥,你……你对女孩子的心思……这个理解能力……” “喂。” 谢俞叫了一声。 贺朝没反应。 谢俞往后靠了靠,抬手拿起英语书,卷在手里,直接往贺朝头上敲。 “……”贺朝睁开一只眼,“干什么啊。” 谢俞指指他胸口:“衣服,穿好。” 贺朝还没反应过来:“啊?” 谢俞说:“辣眼睛。” 贺朝一边说着“你眼瞎吧哥身材特别好”一边把纽扣扣上,就听谢俞又说:“你昨晚没睡?” 贺朝抬头:“同桌那么多天总算没白当,你在关心我?” “是啊,”谢俞毫不避讳地嘲讽道,“关心你是不是被昨天晚上的敲门声吓得睡不着。” “……” 贺朝心说简直快吓疯了。 他这个人还真没怕过什么,怕鬼是个例外。 有位拿恐怖故事当格林童话讲的妈,没因此修炼出什么免疫功能,童年阴影倒是深得不能再深。几乎已经形成一种条件反射。 但他这个人要面子。 “怎么可能。” 贺朝又重复了一遍:“不可能的。” “你们在聊什么?”万达走过来,挑了附近的空位坐下,“那个,实不相瞒有个事情请教请教你们。” 刘存浩也慢慢悠悠晃过来,说:“能不能让我们瞻仰瞻仰你们的小抄?” 下节课英语默写。 他们班英语老师抓词汇抓得很严,如果默写不合格,到时候还要抽时间再去她办公室里重新默。 班里同学早就已经在桌上做好了“笔记”,他们基本上都动了点小手脚,区别只是记多记少,万达跟刘存浩争论半天谁的小抄更牛逼:“我这个,你看看,绝对不会被发现,你那个算什么啊,早就过时了……” 刘存浩用书把写在桌上的小抄遮住,自觉满意:“你懂什么,我这个经久不衰。” 他们俩争着争着,无意间发现全班单词默写最差劲的两个人,一个在睡觉,一个看玩手机,淡定得不行。 “可能他们俩已经打好小抄了呢?” “其实我觉得写在桌上还是不太安全,要不问问他们?他们俩更有经验。” “他们俩的技术,肯定出神入化。” “……” 在万达和刘存浩两人热切期盼的目光之下,贺朝给了标准答案:“哪儿那么多事?直接把书摊开抄啊。” 谢俞:“……” 万达愣了一会儿,反应过来:“无抄胜有抄。” 刘存浩:“牛批牛批。” 但事实证明贺朝这个人没有他们想象得那么厉害。 摊开书,也找不到单词在哪。 “哪儿啊?”贺朝来回翻页,“怎么一会儿报英文一会儿说中文,是不是这个单元的词?” 谢俞一直以为自己这几年扮演差生扮得可以说是炉火纯青,现在发现自己还差得很远,真正的差生远比他想象得还要弱智。 作者有话要说:贺朝:我,才是真正的,影帝。 第二十一章 “默写不合格的,自己找时间来办公室。” 英语老师刚在隔壁二班上完课,顺便把批改好的三班默写纸带着,下课过来发。她站在门口嘱咐完,又道:“贺朝,你很可以啊,默写跟做题一样,默不出就等下一个,最后给我交上来一张白纸?” 谢俞没忍住,低头笑了一声。 贺朝随手搭上同桌的肩,凑近道:“没良心,刚才让你给我看两眼你不给……” 谢俞回呛:“哪儿那么麻烦,摊开书直接抄啊。” 贺朝说不出话了。 那节课默写的时候,谢俞犹豫了一会儿,觉得自己实在是突破不到那种地步,老老实实把单词抄上去了,还特别仔细地把正确率控制在60%。 贺朝翻了一阵书,余光瞥见谢俞,开始打同桌的主意:“你居然能写出来一半?” 谢俞面无表情:“很惊讶吗?” 英语老师继续道:“……剩下的许晴晴发下去,看一下自己都错在哪里。今晚回家作业是一套单元测试卷,都认真点做,下周月考,别到时候就考那么点分数给咱班丢人。” 老师说了什么贺朝没注意听,他就听到谢俞突然来了句:“你往右手边看看。” “看什么啊,”贺朝不明所以地转头,“什么也没……” 话说到一半,戛然而止。 是万达和刘存浩。 这两个人正目不转睛地、以一种极其复杂的眼神盯着他们俩个人看。 贺朝几乎能从他们脸上看出一篇八百字小作文,还是自动滚动的那种:我以为你是小抄界王者,你却偷偷交白卷。 目光灼热,仿佛要将他盯穿。 “……” 贺朝气定神闲地移开目光,只当作什么也没看见,扭头问谢俞:“晚上吃什么?” 傍晚可以趁着开校门的空当溜出去吃一顿。 虽然住宿生不允许随意出校门,但是放学那会儿人流量那么大,疯狗来了都管不着。 食堂菜色平平,手艺也好不到哪里去,烧菜师傅手一抖盐放多了那都是正常现象,配的汤寡淡到不行,一大锅排骨汤里只有寥寥几块冬瓜。 贺朝又说:“我让沈捷提前在金榜占好了位置,等会儿下课一起去?” “金榜?”谢俞问。 贺朝直接当他默认了,低头给沈捷回:多占一个,我同桌也来。 谢俞都来不及拒绝。 他吃东西比较挑,但很少会去校外。 二中学校附近五百米内,有十几家小饭馆,竞争相当激烈,为争夺顾客花了很多心思。但是他们不搞优惠,没有打折也没有第二杯半价,从金榜饭馆开始,整条街餐饮行业掀起了改名浪潮。 状元楼,北大水饺,清华包子铺,就连路边小推车、随时会被城管轰走的烧烤摊都能叫985烧烤。 站在校门口一眼望过去简直触目惊心。 金榜饭馆在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