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蔓坐在沙发上没动,肚子不舒服,她拿着报纸看了会儿。 没多久,凌振回来了。 他从食堂里给时蔓打了饭菜,专门去的干部食堂,有腊肠、大虾等等,自己出钱买的饭就是比文工团的大锅饭香很多。 时蔓满意地吃着,忽然听到凌振说:“我要出趟远门。” 她筷子上的大虾没夹稳,直接掉了,“明天就走?” “……今晚。”凌振瞳眸晃了晃,低下脑袋,不好再看时蔓的眼睛。 新婚第一天就抛下妻子去出任务,这实在让他抬不起头。 时蔓却朝他莞尔一笑,“没关系,我帮你一块收拾行李。” 凌振愣了愣,他还没有过这样的待遇。 上辈子他只要出任务,家里的气氛就会变得很难堪,时蔓会一直垮着脸,才不可能有笑容给他看。 果然,她这辈子,变了好多。 凌振的心轻轻颤动着,珍惜地看着时蔓的一举一动。 他从没幻想过自己出任务前,妻子会替他收拾行李,装水壶,还温声跟他说“注意安全,一路顺风”。 简直像是在梦里。 第69章 2000营养液加更 凌振很担心时蔓一个人在家冷着饿着没人陪着,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实际上,他的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 钟临每天都来家里给时蔓送灌好热水的暖壶,一次就提四五个过来。 时蔓不仅能用热水擦身子,还能把暖手袋都灌得满满的,晚上睡觉时塞在被子里,别提多暖和。 至于饿,也不会。 她拿着钱和票,去机关干部食堂里想吃什么买什么,家里就她一张嘴,也不怕花钱多,每天都能点肉吃,许多人都羡慕地看着她。 要是懒得走,就叫钟临顺路去打了饭来,也很方便。 有时候李嫂子也会送吃的过来,当然时蔓给她回的东西更多,总不至于让李嫂子吃亏。 所以李嫂子更加乐此不疲地给时蔓送,她爱占点小便宜,心不坏,时蔓念在她家里四个男孩儿都是长身体的年纪,吃的多,开销大,也就不计较这些。 家里有什么好的,都分李嫂子一点儿,把李嫂子感激得不行。 不过,李嫂子却不知道自己送来的食物,时蔓都没动过。 她见过李嫂子指甲缝里的泥,所以不敢吃,而且那食物的样子也埋汰。 但她也没浪费,只好前后院经常有流浪猫猫狗狗跑进来,她就把食物掰碎了,喂点儿给它们。 几天的功夫,它们都成了这里的常客,没事就过来讨吃的,吃饱了就仰着肚皮在院子里晒冬天的太阳,就睡在时蔓脚边,一点防备都没有。 天气好的时候,时蔓喂完猫猫狗狗就会出去走动走动。 去父母家吃顿饭,带妹妹去公园玩个大半天的。 不知不觉,春节的假加上婚假这七八天都过去了。 还剩下最后一天就得回文工团上班去了,也离元宵节不远,之后就得忙起来,所以时蔓打算去一趟供销社,买些东西回来。 时蔓刚锁好门,就看到李嫂子挎着篮子,戴着头巾也走出她家院子。 看到时蔓,李嫂子眼睛亮了亮,赶紧跑过来,“小蔓,你这是去哪啊?” “我去供销社。” “这么巧呀,我也要去那边。”李嫂子和时蔓并肩道,“正想着今天那边有大集呢,去看看有什么便宜捡着。” 这是正月里的最后一趟大集了。 农村的生产队马上就要开始生产,乡下的人们都挑着扁担,提着编织袋,跑到京北城里来赶集,也是趁闲的时候,来采买或是交换年后的物资。 今儿供销社附近这片地方就真成了人山人海。 老头老太太多,中年妇女也特别多,闲跑的小孩也多,熙熙攘攘的,很是热闹。 李嫂子在农村的时候就爱出来赶集,这会儿还不能做买卖,但可以拿自家用不着的一些东西出来和别人换其他东西,这就最容易捡着漏了。 她东看看,西看看,脖子抻得老长。 卖花的?用不着,花儿有什么用啊,又不能吃不抵穿的。 谁知刚想着,李嫂子就看到时蔓用两个鸡蛋换了一捧花。 她惊呆了,连忙戳时蔓,“你傻啊!换这个做什么?两个鸡蛋掺了水能做好大一碗鸡蛋羹呢!我家男人和孩子们吃着可香!” 时蔓轻轻嗅了一下那把花,笑道:“这个闻着也香。” “又填不饱肚子!”李嫂子紧紧皱着眉,直摇头。 时蔓没再多解释,李嫂子余光瞥见那边有卖鱼的,赶紧屁颠颠跑过去,问自己烙的白面饼几张能换一条鱼,说自己的白面多精贵,和人讨价还价起来。 时蔓无奈地抿了抿嘴,到供销社那边花了一些票证,买了几颗国光苹果和冻梨,还有一斤砂糖橘,一打鸡蛋,再要了一瓶洗发水以及一个花瓶。 篮子装得满满当当走出来,李嫂子提着那条鱼又看直了眼。 “乖乖,你买这么多好东西呢?”她咽了下口水。 时蔓拿出颗苹果、冻梨还有几个橘子给她,“拿回去给孩子们分着吃吧。” 李嫂子顿时笑得见牙不见眼,“哎呀,这怎么好呢?小蔓,你对我们家也太好了。” 时蔓微微笑了笑,“都是邻居嘛。” “嗯!以后你家有什么要搭把手帮忙的,只管喊我!”李嫂子拍拍胸脯表示,“你嫂子我别的没有,力气有的是!” 说完,她看着时蔓买的洗发水和花瓶又开始犯嘀咕。 洗头能用香皂她都觉得很奢侈,这洗发水又是什么玩意儿。 还有这花瓶,啧啧,只能说没生孩子的小年轻就是不知道心疼钱呀。 按理说,李团长的级别不低,日子也不至于过得这么穷酸抠门。 但没办法,他的一部分工资要寄回乡下老家,给老父亲老母亲看病度日,还有他的一大帮兄弟姐妹总是来伸手要钱要东西,不然日子过不下去,他身为至亲不得不帮。 总不能自己过好日子,看着亲戚们饿死。 家里的四个男孩子也都吃得多,长身体快得很。 李嫂子也就恨不得一分钱掰成几分钱花,什么都得斤斤计较地盘算着。 看着李嫂子在那边掰着手指一分钱两分钱地算,跟人说破嘴皮子讨价还价,时蔓微叹了口气。 她在梦境里没住过小院,和凌振关系不好,他也没说过自己好友李团长家的事,所以她无从得知李嫂子的命运轨迹。 但看着,的确有些可怜心酸。 她目光一转,忽然发现有个小孩坐在那边的地上,面前一张土黄色的布,上面放着几个颜色邋遢的铜板。 时蔓扯扯李嫂子,走过去,半弯腰问道:“小朋友,你这个铜板怎么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