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都没有!”王春花拍了拍手,很得意地解释道,“以前啊,我可是锅铲不离手,抹布不离身,总有干不完的家务。” “但你看我现在,什么都不用做。”王春花倾身向前,压低声音道,“我家那口子正在厨房里做饭呢。” 以前要她家男人进厨房?她想都不敢想! 可现在不一样了。 她变好看了,知道穿各种各样的漂亮衣裳,还有了工作,能赚到钱,谁还要在家当黄脸婆伺候男人? 王春花没想到当自己叫嚣着“要自由”的时候,她家男人却慌了,打死都不肯离婚,还做了许多她以前从来都不敢想象的事情。 “这都要感谢小蔓,要不是她,我现在还不知道过的什么昏天黑地的日子呢。”王春花挺直腰杆,将时蔓好一阵夸。 时蔓还没听王春花说过这些,她今天才知道,有些诧异地掀起眼皮,忍俊不禁道:“春花姐,那你这是翻身农奴把歌唱了?” “对,我这就给你唱一个。”王春花心情好,还真就对着开阔的院子唱起来。 时蔓忍不住笑出声,看得出来,王春花是真的不一样了,在家里地位也不同了。 汪冬云怔怔地望着时蔓和王春花,见她们俩神情顺畅自在,想说就说,想唱就唱,她悄悄掐住掌心,油然而生出一缕羡慕与向往。 她已经忘了自己有多久,没再这么松快过。 好像又回到了还在文工团舞蹈队的日子,无忧无虑,只需要考虑下午排练时怎样将一个舞蹈动作跳得更规范完美。 是啊,她总是想得太多。 瞻前顾后的,都完全不像她自己。 “蔓蔓,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汪冬云忽然轻吸一口气,像是下定某种决心,眸光微微放亮,“谢谢你,蔓蔓。” …… 时蔓也不知道汪冬云决定怎样做了,她没问,只是笑着说:“你心里有了主意就好。” 汪冬云抿起唇角,忽然问起春晚的事儿,神态与之前不同,变得笃定、轻松许多。 两人聊起文艺,更是有滔滔不绝的话。 直到天色大黑,汪冬云才恋恋不舍地说自己得走了。 时蔓叫上凌振一块儿,将汪冬云送回家,毕竟这么晚了,她也不放心汪冬云独自走夜路。 汪冬云对时蔓她们春晚的节目很好奇,也很期待。 她约定好除夕跨年那晚,会守着看春晚时蔓她们的节目。 她心痒痒自己不能登台表演,但感受一下氛围也是好的。 …… 很快,就到了大年三十。 因为有春晚的存在,所以今年的除夕守夜,比往年都更为万众瞩目。 蒲大首长和凌振父子俩都收到邀请函,去了春晚现场。 这第一年春晚能去现场当观众的,都不简单,也不容易。 蒲母和蒲杉月就没拿到入场券,但没办法,现场的观众席就那么多,各界名流人士都要去,很难再带家眷。 不过蒲家条件好,现在还在试生产的电视机,家里就搞到了一台。 所以蒲母和蒲杉月在家里也照样可以看电视。 一到点儿,她们母女俩在坐在电视机前守着,翘首以盼。 “妈,嫂子什么时候出场啊?” “还没到吧,等等,我先看看节目单。”蒲母拿着一份内部弄来的节目单,戴起老花镜在一行行寻找着。 同样的,时蔓家中也上演着这一幕。 “爸,妈,你们快来啊,待会儿姐姐就要表演节目了。”时葵啃着麻花儿,朝客厅那边还在沉迷工作的父母使劲招手。 “来了来了,蔓蔓要上场了?”时父连忙放下手里的书,时母也收拢桌子上的报告,都坐到沙发这边来。 工作再重要,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儿的,看女儿第一次登台春晚可不能错过。 很快,两家分别在电视机的屏幕里见到了时蔓—— 蒲母:“我们家小蔓上电视可真出彩啊,最漂亮的一个。” 蒲杉月:“那是当然呀,别说电视里,我就是现实中也没见过比嫂子还漂亮的。” 时父:“文坛邀请我作一篇文章,看到小蔓,忽然来了灵感。” 时母:“等上班了,可得给我那几个老伙计说说春晚的节目。” 时葵也万分骄傲地说:“我姐姐果然是最棒的!” …… 舞台之上,时蔓和温君丽她们被灯光照亮,歌声悠扬,舞姿美丽,讲述了一个如痴如醉的故事。 舞台之下,凌振正襟危坐,目光紧紧追随着时蔓,比聚光灯还要敬业。 春晚,是一场团圆的盛宴。 人们除了现场观看,通过电视机收看,更多的都是守在收音机前,听着工厂、单位的广播,或是一家人围在一台小小的收音机前,想象着春晚的舞台画面,也同样能感受到春晚热闹欢愉的气氛。 汪冬云坐在医院的值班室里,听着医院广播里传来时蔓她们唱歌的声音,她会心地弯起嘴角,手里默默打着节拍。 姚文静正忙进忙出端着饺子,忽然听到时蔓的歌声,她脚步一顿,心不在焉地把饺子放到桌上。 如果,如果她还留在文工团,现在说不定也能这么光鲜亮丽…… “姚文静,我要吃的韭菜馅儿饺子呢?怎么还不去下?”董庆国忽然出声,把姚文静的思绪打断。 她下意识应了声,快步走进厨房,听着外面收音机传来的缥缈虚无的歌声,她遗憾地垂下眼睛。 终究是自己选的,这一地鸡毛。 …… 隔壁的隔壁的房子里,则完全不同。 王春花也刚下了饺子,热腾腾地端上桌,她招呼儿子们都来吃。 李团长跟着凌振一块儿去现场看春晚演出了,家里的收音机也播着春晚的盛况。 几个孩子听到时蔓在唱歌,都激动地喊:“蔓蔓姨的声音!好听!” “蔓蔓姨好厉害!居然上春晚了!我开学了要告诉我同桌!” “我同桌也喜欢蔓蔓姨,天天哼她的歌呢。” “蔓蔓姨最喜欢我!”小儿子扒拉出几个饺子盛到空碗里,“我要给蔓蔓姨留几个饺子。” 大儿子瞄了一眼王春花,也夹过去几只饺子,“妈,你也吃,好久都没吃妈包的饺子了,妈的手艺真是没人能比得上。” “对啊对啊,可喜欢妈做的饭菜。”其他几个儿子也应声。 王春花很欣慰,现在儿子们眼里都有她,知道孝顺她,也明白了她的重要付出。 她逗他们道:“还有一个人,你们没给他留啊。” 王春花指的是李团长。 谁知,几个儿子一愣,随即都伸出筷子开始抢饺子,嘴上嘟囔着,“不用给爸留!我们赶紧吃,他胃口可大了。” 王春花在一旁笑着,收音机里的歌声正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