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日子对他们来说更轻松。 所以,他们常常不懂感恩,甚至还主动跑到汪冬云家里来要这要那,有时候把汪冬云的父母家都搞得乌烟瘴气的。 碍于女儿的面子,又想着都是亲戚,汪冬云父母没说什么。 汪冬云自己有些受不了,但冯勇对她的确好,她常常觉得自己要是翻脸,就显得太不善良,对不起冯勇和他的亲人们。 “……”汪冬云深吸一口气,由衷感谢地看向时蔓,“后来,我见到你,还有春花姐说的那些话,我终于想明白了。” “日子是我和冯勇过的,我不能委屈了自己。”汪冬云紧紧拉着时蔓的手,眸子微微发亮,“我应该过我想要的生活。” 至于那些会给她带来不好情绪的人……全都见鬼去吧! “你后来怎么说服冯勇的?”时蔓有些好奇。 “我没有说服他。”汪冬云耸耸肩。 “啊?那他就再也没管那些亲戚了?”时蔓讶异。 “嗯,我学春花姐的那样,大不了就离婚。反正那些亲戚和我之间,他只能选一边。”汪冬云笑着挑挑眉。 她压低声音,凑到时蔓耳边,“反正我觉得春花姐说得对,两条腿的男人,容易找。” 汪冬云弯腰笑起来,眼角眉梢间,也有着久违的自信的光芒。 是时蔓改变了她,教会了她。 她很好,不需要为任何人委屈自己。 …… 就这样,想要成为大学生的人们都在各自拼搏着,挥洒着不为人知的汗水,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时蔓虽然一学习就犯困,但她也很快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只要想睡觉了,就用冷水冲脸。 刺骨的冰寒能让她迅速清醒,重新扎起头发来看书。 凌振每回都看不下去,问她是否需要这么拼命。 她想也不想地回:“是。” 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因为许多人措手不及,所以是最好的机会。 以后,只会越来越难。 像时蔓这样并不太擅长学习的,必须把握住这最容易的一次高考。 也因为很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时蔓对自己下手很狠。 痛苦只是暂时的,但如果能考上大学,学到的知识还有大学生的文凭都是无价的。 在很多青年都没意识到这第一次恢复的高考有多重要,还处于观望态度的时候,时蔓以一己之力影响着周围的亲朋好友。 就这样,埋头学习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 一眨眼,就到了正式高考的这一天。 来自各行各业的考生们步入考场,有些已经人到中年,有些还正意气风发,但都抱着同样的期待和向往。 对于他们而言,这场考试,是一次重要的改变。 即便有些人已经扔下书本很多年,有些则是从恢复高考的消息公布后,就开始边劳动边学习。 但大多数人,都没有时蔓她们这样优越的复习条件,许多甚至连参考书都买不到一本,只能凭借自己过去的积累,还有和同伴之间的互相学习。 时蔓捏着印有她照片的准考证进入了简陋的考场。 虽然简陋,但桌椅板凳都被擦得非常干净,排列也特别整齐,这凸显的是对教育极其重视的态度。 时蔓把自己的户口本、准考证等一系列东西拿出来给监考老师检查过后,才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 这次的高考虽然刚恢复,许多规定都还不完善,但也很严格。 时蔓都被这紧张的气氛弄得有些忐忑。 本来觉得自己学习得还可以,但看到这么多竞争的考生,有些人神情自信,有些人神神叨叨,有些人东张西望,都有各自的气场。 时蔓在桌子后坐直,默默等着发试卷,同时手心里也为自己捏了一把汗。 然而,第一场语文考试的试卷发下来,却让时蔓傻了眼。 这上面的作文题目……和小女孩给她的语文试卷上一模一样! 都是《我的母亲》! 时蔓还练习过,并且将自己写的作文给父亲批改过,最后反复琢磨到满意才停下来。 虽然那作文时蔓没有通篇背诵,但毕竟是自己写的,又付出过许多修改的努力,所以她大致还能记个七七八八,尤其那些好词好句,她都还清楚记得。 所以在其他人还在抓耳挠腮写作文的时候,时蔓已经看上去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一般,连监考的老师都多看了她好几眼。 时蔓很快就将作文写完,然后往下写,可看到成语解释的时候,又吓了一跳。 试卷上的成语,和小女孩给她的那张试卷上的成语,竟然只有一个不是一样的。 时蔓心惊的同时,这才后知后觉的意识到……那个小女孩给她的试卷,竟然是在押题,而且全押对了? 那个小女孩到底是谁? 她怎么会有这些? 高考试卷上的题目已经问不倒时蔓了,她脑海里反而被这些疑问填满。 …… 高考如梦似幻地结束,时蔓不用估分,就知道自己保准能考上了。 那个小女孩给她的试卷……简直是在直接保送她上大学。 没想到随手帮助的一个小女孩,竟然有如此意想不到的回报。 时蔓甚至觉得自己好像又回到了梦境里,简直不可思议。 没多久,大街小巷开始出现送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邮递员。 他们穿着绿色的制服,骑着自行车,挎着大包,走街串巷地喊—— “谁谁谁家的,xx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来了!” 只要谁家门口能被邮递员喊上这么一嗓子,简直比祖坟冒青烟还令人高兴,光宗耀祖得不得了。 而寒窗苦读,一朝跃龙门的考生们,则更如同身在梦里。 所有人都很清楚,这么一个薄薄的信封,里面装着的录取通知书代表着一个人未来的康庄大道。 考上大学,就意味着人生从此变得彻底不同了。 无限光明的未来在等着。 而时蔓她们一个个的,也都正翘首以盼地等着,期待见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录取通知书。 第118章 说来也巧,凌振和时蔓的通知书是同时收到的。 她们俩约好填的是京南城的大学,时蔓是艺术类大学,凌振则是军事系大学。 一个在京南城的东边,一个在京南城的西边,但通知书竟然在同一天寄到,由同一个邮递员同时送过来。 邮递员把那大红信封里装著录取通知书交到两人手上,也忍不住啧啧称奇。 说夫妻俩同时考上大学可不容易,真是开了眼了。 恢复高考的第一年,能拿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那的确是宝贝疙瘩。 两人的喜讯很快传回部队里,各自的家里,都引起了一片轰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