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迅速接上了按压。 经过长时间的弯腰发力,乍一起身,手臂和腰间的酸麻同时传来。 宋延稍缓了几秒,才能彻底地直起腰身。 就这样,他和另一个医生每人十分钟,交替着做了一个小时的心肺复苏。 而在他们的不断按压下,检测仪器上的第一行数字保持在了65左右。 但是,患者的心率却始终都没有出来。 这意味着,他的心脏一直没能恢复自主跳动。 他的生命仍然是在靠他们的按压苦苦维持。 尽管手臂已经开始隐隐发抖,尽管防护服里早已汗流浃背,但宋延和另一个医生默契地都没有再说什么,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坚持…… 又是十分钟过去,宋延看着监测仪器,准备再次接班做心肺复苏。 然而,屏幕上的线条陡然出现变化。 “室颤了!准备除颤,非同步两百焦!”他迅速扭头对护士说道。 除颤仪很快就被推了过来。 “非同步两百焦,除颤准备完毕。” “来!” 一下,在除颤仪的脉冲电流下,患者的上半身从病床上弹起,又重新跌落。 宋延立刻接上胸外按压。 两下、三下、四下…… 除颤、按压、除颤、按压……他们拼尽全力想要让患者恢复心跳。 然而,二十多分钟后,在抢救了近一个半小时后,检测仪器屏幕上的心率终究还是变成了一条彻底的直线。 “17床走了……” 护士靠在除颤仪旁,垂下眼眸,喃喃地说着。 而宋延和另一个医生站在病床的两侧,都陷入了沉默。 * 病区的走廊里,两个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正拖着移动病床,将17床的患者运走。 三人错身而过时,宋延扭头看向了窗外。 直到病床移动的滑轮声消失,他才收回没有焦点的视线,重新落在手中的记录表上。 他刚刚补完17床的抢救记录。 几百个冰冷而苍白的文字,记录了一条生命的消逝…… 这个念头从脑海中闪过,宋延的心口蓦地抽痛了一下。 17床的患者是一位62岁的老先生。 他的话很少,总是在叹气。 但每次查房,他都十分配合,还常常点着头说“谢谢医生”。 明明此刻关于他的记忆还那么鲜活,可他却已经…… 宋延咬了咬牙,强迫自己不要再想下去了。 他把记录表翻到最后,找到了夹在其中的一张病区病人名单。 拿起记号笔,拔掉笔帽,他缓缓涂掉名单中17床患者所在的那行。 床号、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基本病情…… 原本的白纸黑字,被深色记号笔的笔迹逐渐覆盖。 涂到最后,他的手无法抑制地微微颤抖。 护目镜里满是雾气,防护服下的额头、脖颈也是一片潮湿。 不断有水滴滴落。 宋延知道,那是刚刚抢救时、持续做心肺复苏时累出的汗水。 但是,微咸的水珠从额边滑落,划过脸颊,最终消失在脖颈。 像极了一滴滴眼泪。 苦涩至极。 第141章 火烧云 凌晨三点多, 金银潭医院北三楼的病区内灯火通明。 这个注定不太平的夜晚,仍然没有结束。 “值班医生来一下!35床血氧饱和度不对劲。” 坐下不到两分钟,对讲机里突然又传来另一位护士的呼叫声。 “收到,马上。” 宋延迅速回复着, 同时立刻站起身, 向35床跑去。 长长的灯管晃着刺眼的白光,病床边监测仪器的屏幕上显示着, 陶奶奶的血氧饱和度已经降到了57%。 正常人的血氧饱和度往往都在95%以上, 90%以下就已经属于呼吸衰竭的状态。 而吸着氧的陶奶奶血氧饱和度甚至还不到60%, 情况的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如果不想办法及时抢救的话,她根本坚持不了几个小时…… 宋延不禁心中一凛。 出于首先检查设备的条件反射, 他抬起陶奶奶的右手, 查看她指尖的红外线指脉。 夹子没有脱落、呼吸机工作正常,不是设备的问题。 他正要进行下一步检查, 病床上的陶奶奶却忽然挣扎起来。 “疼!好疼啊!胸口好疼……” 她的手从宋延手中抽出, 在空中胡乱挥舞,接着又锤向了自己的胸口。 “……太疼了!我太疼了!” 她虚弱地呼喊着, 呻.吟着。 宋延立刻按住她要再次锤向胸口的手, 仔细检查她的心胸部。 血氧饱和度下降、胸口绞痛、胸腔非正常隆起…… 结合目前的症状,他初步判断是气胸。 新冠肺炎本身是病毒感染造成的肺部炎症,患者的肺功能下降,很容易呼吸困难,并因此竭尽全力呼吸。但有时由于呼吸用力过于刚猛,胸腔内负压剧增, 肺泡会瞬间被撑破。肺泡内的气体顺着裂纹流溢, 滞留在胸腔内两层薄膜间, 就会造成气胸。 而气胸会导致胸口疼痛, 进一步加剧呼吸困难,造成身体缺氧。 宋延得出了结论,但稳妥起见,他决定请一同值班的呼吸科医生进行确认。 术业有专攻,他的主要领域是心内科,其他方面必须保持谨慎和谦卑。 “秦医生在吗?我是宋延。35床疑似气胸,能速来看一下吗?” 在对讲机里呼叫后不久,秦医生就赶了过来。 “确实是气胸,”检查过后,他朝宋延点了点头。 “病人情况比较严重了,现在需要立刻做穿刺。” 用超声仪探明肺点,准备好消毒用品、麻药、针管、注射器等医用物品之后,秦医生准备对陶奶奶进行穿刺,将她胸腔内的气体排出。 插管、穿刺、吸痰、雾化治疗……这类操作会导致大量气溶胶和飞沫喷溅,大大增加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 因此在进行这些操作时,出于防控考量,除了直接操作者外,其他医护要尽量退后至安全空间,避免被分泌物喷溅。 可就在秦医生整理针管的时候,已经逐渐平静下来的陶奶奶突然再次挣扎起来。 也许是太过强烈的痛感让她一度丧失了求生的欲望,这一次,她竟然直接伸手,扯向身前与呼吸机相连的氧气管。 “您这是干什么?不能扯这个!” 宋延眼疾手快,立刻拉住了她的双手。 “陶奶奶,氧气管不能动的,把它扯掉就没有呼吸了。” 他牢牢地握住她的手,绝不让她再去扯氧气管。 但是,饱受煎熬的陶奶奶一心想要解脱,不断尝试着将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