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要守着城门洞,亲眼看着他们的城主,为守城而战,再不要像第一次那样,只能在战后清点时,哭泣的跪拜向已经收刀敛息,藏了锋芒的小城主,他们不惧他每战尽割人头的阎王之名,他们愿用实际行动,向提刀饮敌血的小城主宣告真心。
从此尔后,你不止是我们边城的城主,更是我们心中无可替代的仰望者。
这就是齐葙推动百姓出家门的用意,他不止要凌湙成为兵将的信仰,更要让凌湙成为全城百姓心里的信仰,他要让所有百姓亲眼看看,看着这个年轻的城主,每天除了忙碌于民生工事外的,另一面的血色荣辉。
他得让全城百姓们知道,边城的安稳日子,种种欢声笑语的前提下,是这个年轻的小城主,在为他们负重,领导他们一路前行。
从没有一个上位者,在操心底下人的衣食住行后,还要操心他们的心理健康的,便是大帅也未特意安排或吩咐过人,做过这方面的疏导工作,可凌湙做了,做的除了兵营之外,未有百姓知道他做过此等事宜的举动,是悄无声息的消弥了一场民生动荡。
齐葙要造神,要替边城造一个无人可替的战神,他比谁都清楚,军队之于百姓的底气,如此,凌湙便得在军队之上,成为他们所有人的底气。
殷子霁与他一拍即合,推风助火的安排了人在茶楼上,为不能前往城门洞内直观凌湙战斗的百姓,做战事实时转述。
他们俱都没有为凌湙准备第二条路,不作怀疑的认定凌湙必胜,这信心甚至比凌湙本人都足,并且不在乎今天打还是明天打,反正都得打,区别在于期待感能不能拉满,战神造势能不能起来。
凌湙是事后才知道他们做的这一幕推手,无奈的咽下了原打算推幺鸡出去造神的主意。
两人的用意他懂,但是吧,战神之名……嘶,让他有种帽子戴高了的不适感,幺鸡就很好,那家伙神经大条,不会有过誉的谦虚体会。
奈何两位先生动作太快,未与他商量的就将他送上了神位,自此之后再未能脱。
幺鸡屈居战神第二,也再未能脱掉这个二。
转回头述,凌湙既然做好了随时出战的准备,今次当然不能再站楼堡上观战,他会在城门洞内待守,也有为出二战的石晃压阵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