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485章(1 / 2)

<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边城在凌湙没去之前,有两个城区的百姓住的还是地洞呢!

就房子这块的建设上,整个陇西府的百姓都眼谗边城,那样一个三不管地带,恶名沼沼之地,没料先于他们一步的,住上了达官勋贵们才能享受的青砖大屋,还是楼房,简直叫人眼红死了。

等整个右陇卫开始大马力烧砖,往全府百姓供应青砖后,不止采石场的人傻眼了,就是来排队买砖的百姓也傻眼了。

怎么的呢?便宜,主打一个便宜,一家人咬咬牙,就能以百两不到的钱财,盖一座三门脸的青砖房,你要是地多,那就盖两座,要是钱也够多,那就盖楼,两层小楼全家老小个个有屋有床,总有能让你住上梦寐以求的豪宅贵屋。

没钱盖一间行不行?行,卷了铺盖上右陇卫打工,节衣缩食一个季,攒个几两银,拉回一车砖,一点点攒够砌房的材料,从年头到年尾,新房可得。

有了房子,媳妇还远么?有了媳妇儿女还少么?一家一户就这么的兴旺了起来,娄盱年关没到,就捧了人口统计册子,满目含泪的跑来找了凌湙,新生儿啊,多少年没见过飙长这么快过的新生人口率了,就是边城经过一年的休养,新生儿出生率也高过了往年,再有边城医署会侧切的女医,和娴熟的转胎手法,难产儿的存活率都较往年高,从死亡线上下来的妇人更多了。

觑着这样的趋势,凌湙便跟那些女医嘀咕,叫她们给那些产妇的家人,灌输女子最佳生育期,他也不好说这套理论哪来的,就是结合生产情况以提问的方式,向几个女医询问顺产好生养的年龄段,最后一拍手总结,十六七岁的女孩子生产死亡率太高,最起码也得过了双十年华才能育子生儿,于是顺道的,也将女子婚龄往后推,废除府城那边的女子十八不婚,要交罚税的规定,改十八往后成亲的,由垂拱堂陪送十到二十两不等的嫁银的规矩。

这消息一出,好多已经定好日子的人家,立马把婚期推迟,便是男方家也没意见,等两年就有十几二十两的嫁银拿,且指明是给新人小家置的立户银,家还没成,就有了自己的小金库,换谁都开心。

边城改的规则多了,这条令颁出来的时候,基本没溅起什么反对声浪,相处日久,大家基本已经摸清了这个小城主的脾气,能叫他说出口的条律,九成以上是推不翻的,在有活干有饭吃的当下,晚点娶媳妇就晚点娶吧!搁以前还娶不上呢!

自新兵蛋子的起征年岁被改至十八后,再出个女子婚龄往后推的律令,给边城百姓的一个感觉,就是他们的这个小城主,对十八这个数有执念。

十八又十八,这约莫是个吉利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