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接人,其实并不是大咧咧的跑宫门前去接。
这个时候宫门前的御街全都清了道,御辇就绪,御麟卫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就等着当今登车,出京前往皇陵主持祭祀仪典了。
凌湙领人直接包了个茶座,就在出御街的第一个路口,站在一楼廊台上,张目是能看见御街街景的。
他们到时茶座还未上人,掌柜扶着柜台打盹,因近来北境频频加急战报的事,就有百姓对祭祀仪式有了非议,尽管当今压下了后面战事不利的军报,可纸包不住火,北境兵因军需不足,在一战大捷之后,已显后续无力,反被凉羌兵主导了战局,目前已呈胶着状态的消息在京中流传。
八百里加急快马,三天两头向朝庭催促粮草饷银,百姓们这才知道,北境兵竟然已有半年不曾领到朝庭供给,武大帅忧虑成疾,现支应凉羌战事已成强弩之末。
北境门户岌岌可危,登城关隘口的百姓已举家带口往荆川和西云线迁,连接京畿直道的北曲长廊线上,家家紧门闭户,随时做好弃家逃亡的避祸之举。
京畿这边有天子渡隔江相望,百姓暂时感受不到战事带来的恐慌,可面对仍沉浸在虚妄的盛世畅想中的帝王,多少带了点激愤悲观,其中犹以太学里的学生最压不住气,散学之后便会齐聚离御街最近的茶楼,高谈阔论,以图能引起来往上下朝的官员们注意。
凌湙来时,这波人尚未散学,故此整座茶楼显得清静不少,又因了这条街非寻常百姓可踏足,故此,整条街巷都显有人来往,便是车马都因了御麟卫的关系,而少有往这边靠的,倒是省了他需要改装之举,头上顶了个幕篱,包间门一关,便自由了。
宁琅跟后头一直憋着话没问,此时见他安静的靠在窗前凝望宫门方向,到底没忍住出了声,“小五,接了武少帅后,你……你们是不是就要走了?”
凌湙扭头望了他一眼,抬手让他座下后道,“是,等接了武景同后,我们会立即出京回北境。”
宁琅急了,倾身盯着凌湙,“可是北境城门要守不住了,娘最近听了不少消息,心里焦虑的很,你此时回去,不跟要她命一样么?小五,等一等,等北境那边安稳了再回,好不好?”
凌湙愕然,拍了下脑袋,他却是为了保密,没将与武大帅谋定的策略与陈氏说过,倒叫她以为北境真的不安全,竟生了忧患心。
“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三哥无需担心,等回头我自会与娘排解的,不会叫她太忧心就是了。”
宁琅将信将疑,可凌湙做事向来稳重妥帖,他既作了保证,想来当已有了计较。
胡济安却是心中一动,试着与凌湙对接,“主子是怕留久了难出京?”
武景同今天出狱,看凌湙的意思,应当不会晚于明日离开,这么急,定然是有什么必须走的理由。
反正等人无聊,且左右也无外人,整个茶楼都叫酉一领人守住了各道口,凌湙自己也处于警戒中,对于胡济安的试探,倒也生了讨论的兴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