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好事了。 等心情渐渐平复,一低头,就见宝儿目瞪口呆地看着他。 萧轼顿时心口一紧。 往后,可得谨慎些,不能在慕家母子前漏了馅。 “宝儿!”萧轼蹲了下来,抱着小孩,啃了他小脸一口,又美滋滋地说道,“你父亲嘴那么会说,一定能将那犁卖个好价钱的,对不对?” 在宝儿面前,他倒不用遮掩,宝儿说不了话,他的秘密,泄露不出的。 谁料他才这么想,宝儿张着嘴,扯着喉咙,突然说了个“羊”,过了片刻又说了个“父”。 萧轼一愣,“羊”字他之前听宝儿说过,原以为只是无意义的话,如今听来,似乎是“娘”。 宝儿这是能说话? 不是哑巴? “真乖!”萧轼抱着宝儿,笑眯眯地又啃了一口。 太好了,既然不是哑巴,那往后得抓紧教宝儿说话。 等宝儿会说话了,又长得这般可爱,又会干活,慕长生应该不会再像先前那般嫌弃宝儿吧? 那以后……就算他走了,有慕长生的庇护,宝儿也不至于被慕夫人欺负太过吧! 到时候多给宝儿留些钱,藏起来,只告诉宝儿一个,等宝儿熬到成年,娶妻生子就好了…… 可想着想着,萧轼突然心酸起来,宝儿还这般小,有慕夫人这样的祖母,要熬到成年,谈何容易啊! 况且,慕长生往后肯定是要续弦的…… 有了后母,亲爹也变成后爹了…… 那宝儿……这日子怎么过啊? 萧轼越想越难受,正琢磨着要如何给宝儿安排一条好后路时,就听众人又出了堂屋,往院门口走去。 慕夫人言笑晏晏地和知县大人说着话,而慕长生则冷着脸,沉默不语。 萧轼顿时忘了宝儿退路的事,扒着门框,眼巴巴地目送他们出了院子,又等了好一会儿,才见慕家母子折回来。 刚刚还和颜悦色的慕夫人此时脸色十分不好,一直责怪慕长生,“那图纸怎能拱手相送?怎么都得要些银子啊……” 萧轼心一沉,慕长生这是将图纸白送给知县大人了? 慕夫人心里怨气冲天,可又不敢太过抱怨慕长生,正挠心挠肺不知该如何发泄时,就见萧轼站着厨房门口,一副呆呆楞楞的模样,顿时恶从心中起。 一个女人,长得比男人还高,还英气,简直不像话。 慕夫人此时完全不记得那新农具都是萧轼的功劳了。 没换到钱,就是弄出再多的好东西,那也是徒劳。 张嘴便骂道,“懒婆娘,杵在这里作甚?干活去……” 可还没等她骂完,慕长生便伸手扶着她往东屋走去,嘴里说道,“母亲,你去歇着吧!” 这是嫌她啰嗦?慕夫人心中怒气一冲,又训斥道,“我做婆婆的,竟说不得媳妇了?” 等进了东屋,见他母亲仍骂骂咧咧,慕长生松开手,冷着脸,还是那句话,“既然母亲嫌弃她,那给她休书便是。” 慕夫人被他噎得心一梗,好半天才说道,“你这是护着她?” 慕长生淡淡地说道,“我只想家里清净。既然母亲这般容不下她,那就休了她;若是不休她,又对她不好,那我便去采石场干活,眼不见心不烦。” 慕夫人气得心又是一梗,差点没背过去。 果然是有了媳妇忘了娘。 为了个哑巴,竟然敢威胁她这个做娘的了? 可她再气,这时也不敢再骂萧氏了。 她就这么一个儿子,慕家还指望他翻身呢? 若是逼得长生真的去了采石场,那她这一辈子还有什么指望啊! 安顿好母亲,慕长生出了东屋,又进了厨房找萧轼说话,虽然脸仍是冷的,可语气不再冰冷,甚至还带着股愧疚,“那图纸……我送与胡大人了。” 萧轼此时已冷静下来了,也知道,像慕长生这种做过大将军的人,心胸必然开阔,一见知县大人心系民生,必然会将图纸免费相送。 于是淡淡地点了点头,又用手指蘸着水,在桌上写道,“无妨,再想法子挣钱即可!” 挣钱的方法千千万,这个不行,再想一个就是。 慕长生低垂着眼皮,看着只比他矮半个头的萧轼,心中颇为诧异。 原以为萧氏即使不像他母亲那般大吵大闹,也会失望难过。 却没想到,竟然如此豁达? 萧轼斟酌了一会儿,又写字问道,“若是我做些吃食去卖,可行?” 慕长生摇了摇头,“母亲不会答应的。她一心只望我做官,怎可能答应这种事?” 萧轼这下真不高兴了。 卖吃食,那他就成商户了?就不能入仕了? 慕夫人倒是想得美,做官? 慕长生除了再去北疆从军,靠军功才有再做官的机会。 其它的入仕途径……想都别想! 萧轼不想再理慕长生,低着头,气呼呼地洗米做饭去了。 见他不高兴,慕长生心中竟然莫名其妙地也觉得难受。愣怔了一会儿后,竟然破天荒地帮忙生起了火,帮他做饭。 这举动,自然又让萧轼诧异了好一会儿。 在这个时代,有几个男人肯进厨房? 可慕长生这样原本的贵公子,不仅日日进厨房,帮他挑水砍柴,如今,竟然还帮他生火做饭? 真是……居家好男人啊! 只可惜了萧氏,未能等到这一天。 又想到萧氏是因为他才享受不到慕长生的温情,萧轼又愧疚起来。 他当初为何要踢那么一脚啊! 若是没踢那一脚,萧氏此刻应该和慕长生、宝儿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幸幸福福吧! 他真是作孽啊! 第三十二章 斗恶婆婆 不像其他农户直接将稻种撒入田中,慕家则是育秧。秧田才不到一亩,半天不到,种子便撒完了。 萧轼又指挥慕长生用细长的枝条插在苗床两侧,撑起一溜拱形的弧度,又铺上用稻草茅草编织的大席子,将撒下的稻种严严实实保护起来。 慕家这一反常举动,自然又引得村民前来围观。 可他们不敢再取笑了,只敢私底下议论。 毕竟,慕家如今可是有知县大人撑腰。 秧田里的活干完,暂时可以歇歇了,慕长生又背着弓去山里打猎,而萧轼,则想法设法扑鱼捞虾,为自己以后去北方攒路资。 慕长生箭法好,每回去山里必有收获。 不过,春天正是万物生发之时,许多动物都是禁止捕杀的。 慕长生虽然每回都有收获,可这收获并不丰盛,即使加上萧轼捕的鱼虾,拿到镇上卖,每日收入也不过几十文。 离萧轼心中日入斗金的目标相差实在太远。 不过,钱虽然挣得少,慕家的生活却好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