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404(1 / 1)

童,抱着满怀桑葚,光着脚丫子跑过来,把桑葚塞他嘴里,笑容灿烂:“谢谢贵人给我们堵河!” “要谢陛下。” “噢!谢谢陛下派人给我们堵河!” 有时,小男童也会忧心忡忡问:“这河能堵住吗?” 汲黯每次都会告诉他,“可以。”他就会高高兴兴往汲黯嘴里喂桑葚。 其实,河越来越难堵了。河水暴涨,凶猛异常,数万人也才勉强没决堤。汲黯能感觉到堵得越来越吃力,堵而复决,决而复堵,将堵河人冲得越来越少,可能明天,可能后天就要拦不住那头凶兽了。 就在这当口,朝廷指令到达,让汲黯与郑当时带着剩下的人回返。因为洪水总是堵不住,丞相田蚡上书这是天意,不如放任自流,陛下同意了。 “那洪水就不堵了吗!”他冲着带来指令的官员咆哮,“那些都是人命啊!” 雨帘里,那官员面上表情看不真切,只是重复着陛下旨意,要求他带人回返。他不肯走,他家老仆将他打晕,强行送上了马车。 再醒来时,十六个郡都被洪水淹没了。 那个会给他送桑葚,问他能不能堵住河水的小男童,成了河底的泥娃娃。 汲黯不明白一向英明的陛下为何会下那么荒唐的命令,就因为听从天命?回去后,他就对着这事怒喷了整整十二个竹简,他以为他喷完后就要被陛下发落了,然而,陛下竟然没有生气,而是静静注视着他,静静听他喷完,平淡地让他回去吧。 回去吧! 这三个字在脑中回荡,汲黯差点一头撞死在柱子上死谏。 是郑公死死拉住了他,将浑浑噩噩的他拉回了府邸。 “郑公,陛下为何会下那种命令,陛下一开始,分明是想治河的!” 不然,不会将郑当时派过去。郑当时是出了名的廉洁,从不为自己添置私产,只靠官俸和赏赐度日,家中所用还是竹器。 派别的官员去,可能会贪污治河之饷,甚至可能会暗地里剥削百姓,是以,刘彻选了郑当时,表明自己治河决心。 汲黯不能理解,为什么会变了呢? 别说陛下是真的信天命,他要是信天命,祭祖之地发生大火,董仲舒起草奏章说这是上天对陛下发怒,那陛下早就去祭祀鬼神,祈求上天原谅了,又怎么会大怒,要将董仲舒斩首? 郑公望着他,陷入久久沉默中。 他果然知道什么! 汲黯追问,缠问,逼问,问到郑当时受不了了。 “长孺,你不适合朝堂。”郑公眼睛里是他那时候还看不懂的复杂,“你忘记了,一年前马邑那场伏击的失败,让大汉与匈奴彻底撕破面皮,匈奴再次频繁袭击大汉边郡。” 郑当时一声叹息,将汲黯钉在原地,让他天旋地转,几欲晕倒。 马邑之谋的失败,三十万大军无功而返,让大汉与匈奴开始了交战,粮草准备好了,战甲准备好了,战争序幕也拉开了,谁也没想到,打到一半,大河决堤了! 河治吗?当然要治,不治怎么行! 边郡要抵挡匈奴吗?当然要抵挡,匈奴都冲进上谷郡,肆意抢掠百姓,大肆杀人了,不抵挡怎么行! 刘彻调了人去治河,数万人,每日嚼用花费无数,然而,治河一直没有效果,国库粮食哗啦啦流出去,边军那边抗击匈奴也需要粮食。 郑当时艰涩地开口:“长孺啊,边郡不能破,边郡破了,我们就要亡国灭种了!” …… 就像疯马撞人,总有一边要被放弃。 汲黯从记忆中回神,面上早已流得满是泪水,他击着手掌,哑着声音唱:“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神啊,我这次选择和亲是对的吗? 神啊,疯马撞人难道必须要选择一边吗? 神啊,我……我会梦见桑葚吗? * 使者们惊诧地看着他,议论纷纷。 这人不是一门心思要和匈奴和亲吗,怎么唱起了《匈奴歌》?这歌在匈奴口中唱,就是在自怜自哀,在汉人口中唱,就是对冠军侯击败匈奴的赞叹。 他们不懂,他们也开始高唱,声音里的喜悦冲破云霄—— “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冠军侯打赢了,大汉五世之仇报了! 他们心里偷偷祈祷,这次和亲千万不要谈成功啊! 歌声消散在夜里,汲黯拢着披风,靠着树干睡过去。 他迷迷糊糊想:陛下……大概在善待他家人了吧。 …… 刘彻手中敕令墨迹未干,他定定望着上面内容。 这上面是敕任汲黯弟弟与长子的指令,官其弟汲仁至九卿,子汲偃至诸侯相。 从精卫那儿回来后,他就拟了这份旨意。 一道身影猛地冲进来,“阿父!” 刘据眼角泛红,“为何在允许太傅去匈奴和谈后,又与精卫言,一定会打匈奴?” 大军出征时,太傅身在匈奴之地,岂不是要以身殉国! 第262章 钱与汉人 汉三年, 高皇帝部下郦食其出使齐国,劝齐王归顺,齐王本来已经同意了, 撤除所有兵守战备,与郦食其宴饮,韩信毫不犹豫带兵袭击齐国,齐王暴怒,认为是郦食其出卖了自己, 烹杀了当时还在齐国的汉使郦食其。 在刘据看来, 如今汲黯遭遇岂非和郦食其一样? 都是作为说客前往敌方。 都是在谈和时, 己方大军进攻。 都是没机会离开敌方营地。 那么……他们的下场,岂不是肉眼可见变得一致? “阿父!”刘据完全无法理解, “要么和谈,要么派兵攻打,以汲公做诱饵,让匈奴降下防备,这对汲公太残忍了!” 刘彻目光在自己这儿子身上放了几息, 径直收回,重新落到自己手中这份敕任上,淡淡地说:“残忍?太子, 兵者诡道也。” “难道诡道就是牺牲一位忠臣,直臣吗!陛下,这是在自绝一臂啊!” “但是日后边军都不必防备匈奴了。” “可——” …… 陛下与太子争执了何言, 已无人可知,也少有人去关注, 大臣们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了给精卫立祠上。 “这块地不行, 太散乱了。” “这里怎么样!不潮湿!附近非荒无人烟, 又非闹市,野兽踪迹也少,是块难得的好地。” “我看看,不行,风水不太好!再换!” “这里这里,这块地风水好!” “不行,我之前问过精卫关于炎帝的喜好了,炎帝喜清不喜浊,喜素不喜腥,此地近水,渔人多捕捞,换一处换一处!” “那不如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