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在这儿等着她
刘据没想到,新年的第二日,沈乐妮就来给他上课了。
窗外金色的阳光洒落,将枯枝的影子映于窗扇上;窗内炭火静静燃烧,晕染一室温热。
“夫子,今日要讲的是什么?”刘据端坐在矮桌前,仰着头问面前的沈乐妮。
沈乐妮笑眯眯道:“今日,臣给大皇子上一堂科学课。”
刘据眨着眼:“何为科学?”
沈乐妮给刘据简单解释了一下,可刘据还是听得云里雾里的,沈乐妮便道:“听不懂没关系。科学一词,涵盖之物极为广大,大皇子如今年岁尚小,等您长大了,臣再给您细讲。”
刘据点头:“是,夫子。”
沈乐妮从桌上端起一碗水放到他的桌上,对他道:“今日,臣便给大皇子讲讲这个。”
“水?”刘据疑惑地开口。
“是的,就是水。今日的内容,就叫做水的三种形态。”
“三种形态是何意?”刘据拿一双明亮的眼睛望着她。
沈乐妮讲道:“三种形态,大皇子可以理解为水的三种不同的样子。就比如这碗里的水,它现在的形态,叫做液体,而液体就是可以流动且摸得着、但没有固定样子的东西。”
说着,沈乐妮在刘据桌前蹲下,然后一边用手舀起一些水再慢慢倾倒回碗里,一边道:“大皇子瞧,液体就是这样,可以摸得着,也可以四处流动。”
刘据道:“夫子,据儿明白了。”
沈乐妮开始提问:“那大皇子想一想,咱们的身边除了水,还有什么东西是像液体一样的?”
刘据想了想,忽然眼睛一亮,回道:“酒,还有汤!”
“大皇子真聪明!”沈乐妮夸赞道。
刘据主动问道:“那水的另外两种样子是什么?”
“大皇子不如先猜一猜?”
刘据又想了半天,最终摇了摇头,“夫子,据儿不知。”
沈乐妮这才开始讲道:“另外两种形态,叫做固体,和气体。”她指着桌子道:“固体的意思,就是像这个碗、这张桌子一样,是固定的,不能流动……”
她把这两个词的意思解释完后,又讲道:“冰,还有雪,都是水的固体,而气体,就比如咱们喝热茶时,从杯里飘起来的雾气。”
刘据恍然地点了点他的小脑袋。
虽然这几个词的概念有些难,但沈乐妮讲的慢且简单通俗,加上刘据本身比较聪慧,所以他倒也能听明白个百分之七八十。
“现在水的三种形态讲完了,那么大皇子来说一下,是哪三种呢?”
刘据脆生生道:“液体,固体,还有气体。”
“没错。那么也就是说,冰块和雾气,和水都是同一种东西。大皇子可知,水为什么会变成不同的样子?”
刘据摇头。
沈乐妮讲道:“因为温度的变化,也就是温热与寒冷的缘故。大皇子想一想,是不是只有在冬日才会下雪,而河水也只有在冬日才会结冰?”
刘据点头。
“是不是在春日回暖之时,雪才会融化,河面的冰才会消散?”
刘据又点头。
“而一杯茶,是不是只有水很烫的时候,才会冒雾气,当茶水凉了以后,就没有雾气了?”
刘据小鸡啄米似的点头道:“夫子,据儿懂了。”
沈乐妮总结道:“所以,水在平常状态下是液体,而当环境变得很热时,就会变成气体;当环境变冷时,又会变成固体。”
关于这节课的内容,沈乐妮并没有讲的很复杂,她现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刘据了解生活里的一些东西,然后培养刘据对于科学的兴趣,就足够了。
希望通过这个途径,能让他以后重视对科学技术的研究。
“到这里呢,这节课就算上完了。臣依旧要给大皇子布置一个作业,内容便是请大皇子观察一下咱们身边的东西分别都是什么形态,下节课臣会提问的哦。”
刘据点头道:“据儿知道了。”说完,他望着沈乐妮,认真说道:“夫子讲的课与石夫子、董夫子讲的都不同,据儿很喜欢听沈夫子的课。”
沈乐妮弯眸一笑:“多谢大皇子的喜欢。但是石夫子和董夫子讲的,大皇子也要认真听哦。”
“嗯!”
等刘据离开,沈乐妮收拾好东西也准备出宫,这时御前侍候的宫人来找她,让她去见刘彻。
来到温室殿,刘彻这会儿倒是没有处理奏章,坐在窗边饮茶赏冬日的暖阳。
“陛下。”沈乐妮来到刘彻面前。
“来了。”刘彻放下手里端着的茶盏,“课讲完了?”
“是。”
刘彻饶有兴趣地问:“讲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