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凡小说网 > 女性文学 > 我靠军训拯救霍去病 > 我靠军训拯救霍去病 第15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我靠军训拯救霍去病 第159节(1 / 2)

可如今再后悔也迟了,开弓没有回头箭,他只能跟着两人一条路走到黑了!

齐博明应和:“是是,都是那妖女牝鸡司晨,才引得老天生怒,使得大汉多灾多难呐。”

江充也附和:“天要亡那妖女,咱们只是顺水推舟罢了。”

鲁驭端起晾的差不多的茶,浅抿了一口,又放了回去。

齐博明询问道:“此事,可要传出流言?”

“此次便算了,且攒一攒。百姓受的苦越多,最后爆发的怨气才会越挡不住。”鲁驭垂眸,盯着茶汤里飘起来的丝缕热气道。

“是。”

齐博明一想到前几日陛下因‘朱雀街之案’一事也当朝斥责了他,不痛快了好几日,心里愈发恨那女子恨得咬牙切齿。

但一想到今年河域的水灾,他就忍不住发笑。

且让她再蹦跶一阵子吧,她现在越得意,之后就摔的越惨。

“另一件事,可以开始准备了。”鲁驭突然开口道。

齐博明显然明白鲁驭指的是哪一件事,他看看江充,探问道:“这件事,是交给下官还是?”

鲁驭没回齐博明,而是看向江充,说道:“江大人,你跟着齐大人去办吧,也让本官再看看你的能力。”

江充起身郑重向鲁驭行礼:“下官定不负大人期望。”说完他直起身,斟酌着问:“只是,不知大人要下官做的,是何事?”

“稍后让齐大人告诉你吧。”

江充只好应是,坐了回去。

鲁驭出言叮嘱道:“切记行事要隐秘,此事若是有什么差错……”说到这里,他看着两人,幽深的眼神含着冷光,说出的话令两人脖颈一凉:“可是祸及九族的大罪。”

江充眼瞳缩了缩,但书房里灯光不太亮,两人没有注意到。

齐博明维持着表面的淡定,起身拱手保证:“大人放心,下官明白。”

事情说得差不多了,齐博明两人起身告辞,离开清韵园。

书房里安静下来,鲁驭独自坐在窗扇下,屋内静谧无声,唯独耳边雨声簌簌不休。

想到马上被立为太子的刘据,鲁驭眼神愈发晦暗。

好在王夫人不久前也诞下了一名皇子,他不能急,只要有皇子,一切就都有可能。

他得在那之前,将所有绊脚石全部替二皇子清理了去。

不惜任何手段。

.

九月下旬的时候,沈乐妮收到消息,稻田已经收割完毕,只等晒好就可以装车拉回长安。

信上说,虽然此次稻穗遇了虫灾,但是时间不算长,损失不是太大。且这些稻穗果真结得多又饱满,收成也不错,一亩地足足收了七八石稻子!相当于现下稻种收成的七八倍!

三亩下来,就是近二十四石!

这在以前,是大司农们想都不敢想的。以帛当纸的信上字句间,也能品出几个官员的激动。

信上还写,他们已遵了国师之言,将那些生了虫的稻株留在了田里继续研究,只是稻穗成熟后,稻株也跟着变黄枯竭,他们只能将被啃噬殆尽的稻穗剪下来,移到室内做研究。

只是这样做以后,那些沾满稻子的小虫子不知是到了寿命尽头还是环境不适,逐渐死亡。此次或许不会钻研出一个解决方法,让国师有个心理准备。

沈乐妮也不指望这一次就能解决虫害之灾,方法都是逐渐摸索而出。这次的亩产量已在她的意料之外,就算挑选那些最饱满最完美的稻粒作为稻种,也可以种上百亩地,够研究个几十回了。

九月底的时候,已经晒好的稻子全部装车,当下已在运回长安的路上。

近二十四石、总共一千三百多斤的水稻,要换在当下,这个斤数还要再乘以二。

这么多的稻子,足足装了近十辆板车,一辆接着一辆,像是一条游龙,蜿蜒在官道之上。两侧被穿甲胄执长枪的禁军拱卫着,守卫森然往长安方向而行。

十月初的时候,水稻成功抵达长安。

刘彻迫不及待地让大司农等人装一箱子进宫,再着人去把沈乐妮给叫了来。

等沈乐妮从校场赶到宣室殿的时候,就见刘彻立在一口箱子前,手心里躺着一小堆金黄的稻粒,大司农等几人立在一边,同刘彻回禀着什么。

好几个月未见,看得出来,大司农等人是用了心力去侍养这些稻子了,瞧瞧,人都黑了好几个度,远远看着像是被黄泥糊了一层一样。

瞧见沈乐妮,刘彻少有地露出个喜悦的笑容,对她道:“沈国师来了,你快来看,这杂交水稻的稻子。”

沈乐妮行礼后走上前,蹲身用手掌舀了一抔在手心,这一堆稻子里有八成都是粒粒金黄饱满,可见这稻种的品质有多么精良。

她早就在信中知道了此次的总产量,将手中稻子都放回箱子里后,含笑对着大司农等人道:“此次辛苦几位大人了,这水稻能有如此的高产量,都是几位的功劳。”

“国师说得对,朕要好好嘉赏你们!”刘彻也笑着说道。

大司农等人拱手道:“是国师献出的这杂交水稻稻种好,方能有这等产量,下官等人不敢居功。”

刘彻朗声笑着:“不必推来推去,你们啊,都有赏!”

一听到有赏,沈乐妮心里的小人儿就开心的开始上蹿下跳,面上却只能保持着身为重臣的稳重与自持,谢恩道:“多谢陛下!”

“那二十三石稻子,国师有何打算?”刘彻说回正事。

沈乐妮没有急着回答,而是转头问大司农道:“不知这二十三石稻子里,饱满的占几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上一章 目录 站外搜索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