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凡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我在乱世搞基建[穿书] > 分卷阅读20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09(1 / 1)

调皮地调侃顾念。 “喜气是随便沾的么?得送礼物!”看看冯家寒酸空荡的房子,手上的粗瓷碗,再想到冯山说的她阿姐半夜偷哭的情形,顾念觉得他们这一顿饭肯定吃进去了人家不少日子的口粮。 他见冯雨和他阿娘两人簪的都是木钗,只有嫂子头上有根小小的银簪,便从行李里面翻出了支金钗,送给冯雨作为贺礼。 那支金钗,他原本是买给孙家小妹的,想还孙昭帮忙卖纸的一个人情,但想来想去,自己现在手里最合适送给新娘的就是这东西,便暂时挪用了。 冯雨连连摆手,根本不敢收。 还是顾念说要沾她结婚的喜气,硬塞给了她。 冯雨长这么大从没见过这么漂亮的首饰,小心地托在手里看了又看。她阿嫂便帮她插在头上试了试,金钗衬着她新月般的笑容,漂亮得众人齐齐夸赞。 冯家这个状况,一看就是缺钱,叶九思和萧云铠便实惠地都封了些银钱,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 第二天新郎那边吹吹打打的过来迎亲,将冯雨接了过去。 冯家把昨天收到的野味都放进了冯雨的嫁妆里,总算撑起了些门面。 送亲队伍里突然多出了几个丰神俊朗比新郎都好看的小郎君,惊呆了半村的人,盯着几人看着不停。 唯独新郎孙二郎眼里只有新娘,完全没在意这几位抢自己风头的人,更没去注意嫁妆。 顾念坐在席间,眼见着新郎牵着冯雨走进院子浓情蜜意的模样,显然是真心喜欢的,不禁也替她开心,希望这位新郎能跟冯雨举案齐眉,好好的过一辈子,不要像洛阳案子里的那两个负心汉。 众人开始推杯换盏,周围热闹的情形也让顾念想起了后世曾经参加过的婚宴,以及当时还陪在自己身边的亲人,不禁感慨万千,抬眼看了看天空那轮明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叶九思跟着吟哦了一遍,细细品味之后,立刻化身顾吹,“师父说得真好,比子清和陆昊还好!” 顾念笑着摇头,“我可没这个文采,这是苏东坡说的。” “苏东坡是谁?”叶九思不解。 顾念噎了噎,最后只得边在心里跟苏东坡道歉边道,“是个隐居山野的大家,只有有缘人才能拜读到他的作品。” 又是苏东坡?年深淡淡地扫了顾念一眼,提起杯子将里面的热茶一饮而尽。 孙家是村里有名的富户,今日儿子娶亲,大开筵席,席面足足摆了数十米长,红烛高烧,高高挂起的灯笼照亮小半村落,全村人都聚在这边热热闹闹地吃起了酒席。 没吃几口,就有什么东西跳到了顾念受伤的脚踝上,他吓了一跳,垂下头看了看,发现是只黄褐色的土蚂蚱。 顾念最讨厌各种虫子,无语地弯下腰,将它赶了下去。 “啪”,没等他起身,又有一只跳到了他的手背上。 顾念怔了怔,垂眼细看,这才发现附近的地面上密密麻麻地聚集了不少这种土蚂蚱,再抬眼往四周看,所有的席面附近都有,有些甚至已经大剌剌地跳上了桌案,都在不停的蹦跶着。 这种东西在田间路边太常见了,村民们浑不在意,唯有顾念心里猛地一沉,不对劲儿! 这些蚂蚱的数量太多了! 他脑子里不由自主地想到一件事,蝗灾! 作者有话说: 回到长安,年深便找来了杜泠:吩咐下去,查查苏东坡是谁。 杜泠:??? 备注:1、石竹:在地质学上,指示植物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能标示生长环境或某些环境条件的植物种属或群落,比如一说到砂引草就会想到海边的沙滩,骆驼刺的生长则反映了干旱环境。指示植物的分布情况和植物体内的矿物含量,也可对矿产勘探有一定指示作用。1985年,浙江大学地质学教授柳志青在莱州三山岛金矿考察时,首次发现石竹与胶东金矿在空间上的伴生关系,后来石竹就被确定为胶东金矿的指示植物。类似的还有问荆草,古人将问荆草称为寻宝草,常被探金客用来作为依据之一。 第91章 顾念自然没有经历过蝗灾,但他小的时候,爷爷家还住在X大的家属大院,对门住着个头发花白的老教授。 老教授弹得一手行云流水的钢琴,喜欢讲故事,家里还有许多好吃的糖果,顾念就经常跑过去玩,边吃糖果边听他弹琴或者讲故事。有的时候故事的主角是只无法无天的猴子,有的时候又换成了一个越狱复仇的水手,每次都让顾念听得津津有味。 有一次的故事里,老教授就说起了1942年的蝗灾。在他绘声绘色的描述里,顾念仿佛也见到了成千上万那只蝗虫遮天蔽日的飞过天空,如洪水般的爬过地面,一脚踏上去汁液迸溅的情形。 这个画面给幼小的他造成了一些不大不小的心里阴影,以至于从此以后,他打从心底里厌恶一切能造成类似效果的虫子,包括但不限于蚂蚱,后来又从飞蛾扩展到蜘蛛。 冯山和年深坐在顾念左右两边,见他弯腰去摸脚踝,以为他的脚疼得厉害,结果往下一看,发现他似乎正盯着地面发呆。 “怎么了?”年深和冯山也先后跟着矮身看向地面。 “是不是有点太多了?” 年深没想到顾念居然在研究蚱蜢,这种露天席地的地方,又挂着灯笼,飞蛾蚱蜢之类的东西多些不是很正常吗? “对哦,今年的蚱蜢好像有点多。”冯山‘啪‘地抬脚踩死了两只。 听到那噩梦般的声音,顾念立刻直起身子,嫌弃地将身体往远离他的方向挪了挪,直到胳膊直接撞在年深的胳膊上,“去年有闹旱灾吗?” “嗯,整整两个月就下了一场雨,要不是靠着村外那条河,恐怕就颗粒无收了。不然…我们家今年的境况也不会这么艰难,”回忆起去年的情形,冯山似乎仍然心有余悸,随后又庆幸地道,“不过今年的雨水看样子还可以。” 顾念却不像冯山那么乐观,连带着也没了吃饭的胃口。他听老教授说过,大旱之后,通常第二年伴随而来的就是蝗灾,尤其在冯家村这种地势低洼又临水的地方。 但只根据这两点,也很难确定蝗灾一定就会发生。 顾念不禁有些怨恨自己,他当初为什么讨厌虫子讨厌到连看都不想看呢,要是多看点关于蝗灾的资料就好了,现在事到临头都没办法准确作出判断。而且这不是小事,贸然说出来的话,就怕搅得人心惶惶。 可是,如果真的是蝗灾,现在时间还早,趁着蚱蜢没完全长大,飞不起来,是最好的消灭它们的时机。等到再过段日子,恐怕就来不及了。 马车慢悠悠地载着顾念他们走在回冯家的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