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最后实际意义上的前六强是现在这六个基地,绝大多数观众都还算可以理解。
本来,四区之间王与王的碰撞,就是星野管理局最初打出去的宣传噱头。
此时,王王碰撞的格局真的出现了,观众们兴奋的同时,又难免有些意犹未尽。
因为,这个结局让人相当看不懂。
所有人都知道,不同基地不同发展条件,很少有标准能将他们放在一起衡量。
以前的人气度勉强能算一个,前两天刚提出的基地四围可以算另外一个,这评比活动的最终投票结果也算一个。
然而,三个标准,三幅格局,并不统一。
而且个顶个的,不足够清晰。
谁又能点算清楚,这前几名得到的人气度、发展指标和投票数是由哪些人基于什么样的考虑而投算出来的呢?
在那样的竞争下,说谁强,都有道理。
现在好不容易有一个完全公开在观众们眼皮底下的竞赛,按说应该能让所有人都看出和以前不一样的东西。
虽然只考察应对星兽潮的能力这一点,对很多非战类基地都有劣势,但多少已经能算是把所有人都拉到了相近的起跑线上。
知道谁更强的结果很重要,但知道谁怎么一步步成为最强的过程才更让人振奋。
这六个阵营的幸存,有很多东西是所有人都能看懂的,比如元泽和双极阵营现在傲视群雄的10台英雄机甲储备,长屏阵营看起来最□□的防御建筑,又比如迎风阵营明显超过其他基地一截的玩家数量。
机甲、装备、武器、人数,这些本来就是战争中的决定性因素,而具备这些优势的基地也基本如观众们预期的那样,一路从初期赢了下来。
接下来,他们到底还能走多远呢,也似乎可以从他们手中握有的剩余力量上判断。
可是,这里面还有很多东西,观众们无论如何都看不懂。
比如为什么是这些基地各自聚集在一起,每个阵营现在留存的实力多少,还有,容易阵营到底怎么活下来的。
要知道,直播间的手动镜头始终只有一个,而自动关注着每个存活阵营的直播镜头也是相对固定于阵营之上。
只要没有直播间的导播助攻,就算一直盯着某个真阴的直播镜头,充其量也只能看到每个阵营部分区域的资源调动和布置情况。
基地里面的情形是绝对看不到的,就更不用说阵营领袖们是如何制定战术并逐步执行至今的。
到现在,这里面最绝的,还属容易阵营。
别说是自动的直播镜头没办法反映基地整体情况,就是直播间主动切换到任何一个阵营成员的视角,看到的也基本只有交错的障碍物,什么都看不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