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就利用了文王,那就要利用到底了。现在文王待在宫中,外面打听不到宫里的消息。若是周岁宴当日文王抱着小皇帝出现在众人面前。众人肯定会猜疑文王控制了小皇帝!这种时候,只有两种人会跳出来质问文王。一种是担忧小皇帝, 对朝廷忠心的人。另一种则是心怀不轨,企图篡位的人! 只要确保小皇帝的安危, 确保京城守卫没有问题。有异心的藩王就不敢随意出手。在周岁宴上,他们只能忍! 何左相忽然言道:“姜国使团还没到。本相安排人去接他们,发现有人暗中阻拦他们入京。” 宋尚书眯着眼睛, 声音冷漠地说:“定是秦王派人阻拦姜国使团入京。” 这种时候,不希望姜国使团入京, 定是担心姜国使团是来帮助文王夺位的。 刘尚书缓缓说:“这次办周岁宴,可是花了不少钱啊……” 李太傅:…… 周尚书:…… 何左相:…… 赵右相:…… 这个户部尚书,每次开口议政,不是提钱,就是帮着何左相吵架。 李太傅无视刘尚书的话,问他们:“对于右相的提议,诸位觉得如何?” 作为右相派,宋尚书当然得支持赵右相的提议。 “下官认为右相提议,可以一试!” 只要让众人误认为文王控制住了小皇帝。那么想篡位的人,肯定要先对付文王。文王在明,对方在暗。而他们这些设套的人也在暗处。谁出手对付文王,那朝廷就搞谁! 何左相难得沉默了,并没有反驳赵右相的提议。 见何左相不说话,刘尚书当然不会出声赞同赵右相的提议。 李太傅问何左相:“左相有何看法?” 何左相摇头。 “所以左相也赞成这么做?”李太傅确定他的态度。 何左相既不点头也不摇头。 李太傅便说:“既然左相不反对,那就是赞成右相的提议。刘尚书有何看法?” 何左相都没有看法,刘尚书哪能有什么看法,当然摇了摇头。 李太傅又看向周尚书。 周尚书出声说:“周某赞成!” 李太傅扫向他们每一个人,然后言道:“既然没人反对,那边按照右相的提议来行事。老夫进宫亲自吩咐王掌印。” 谈妥之后,几人各忙各的。 李太傅来到万岁殿的时候,王总管抱着小皇帝去彩排还没有回来,他只能在万岁殿里等待他们。 “慢着点。”王总管的声音很小声,在叶大郎抱着小皇帝跨过门槛的时候,提醒对方动作轻一些,不要吵醒了小皇帝。 闭目养神的李太傅隐约听到声音,睁开眼睛,看向门口。 “太傅?”王总管神色诧异地看向李太傅。这么晚了李太傅还入宫,难道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王总管低声吩咐叶大郎跟叶二郎:“你们两轻轻的将陛下抱回寝殿,守在陛下身边。咱家待会儿就回去。” 叶大郎与叶二郎自然也看到了李太傅,叶大郎抱着小皇帝,只能跟对方点头,算是打招呼了。叶二郎对李太傅拱了拱手。 李太傅对他们点了点头,对王总管做了个手势。 王总管对其他人侍卫挥了挥手,让他们退出去,将大门关起来。 “不知太傅深夜入宫,有何吩咐?”王总管走到李太傅的面前,低声询问他。 李太傅出声言道:“老夫与几位辅臣商议过了。打算让文王在周岁宴当日抱着陛下出席。在抓周仪式结束前,让陛下出场。抓周结束后,让文王抱着那个替身继续主持宴会。” 经过多次布置,抓周礼现场,跟众人隔得远远的。小皇帝抓周的时候,周围布满了禁卫军。有叶统领等人亲自守在现场保护小皇帝。如此严防,确保不会让小皇帝受到一丝伤害。任凭眼力再好的人,被隔得那么远,而且还有一大批禁卫军挡着,也根本看不到小皇帝抓周的样子。 对于周岁宴现场的布置,王总管盯得特别紧。每天总都会派小桌子带人去检查几遍,就是为了防止有人动手脚。 今晚抱着小皇帝去了现场彩排,虽然平安无事,但是王总管还是不敢大意。现在听了李太傅的安排,王总管觉得这样做也是为了小皇帝的安全。就是可怜文王了,被这一群老臣一直利用。 “咱家明白了。”王总管面色认真地回应李太傅。 李太傅从袖兜里掏出了一个小瓷瓶,递给王总管,告诉他:“为了让文王配合,让他吃下去。” 上一回李太傅给王总管的药,根本没有毒。这一回给文王服下的药却不一样,一定有毒! 王总管接过来,放进自己的袖兜里,回答李太傅:“咱家会给文王服下的。” 李太傅对王总管言道:“安排替身上场的时候,将陛下带到一个安全的地方。最好是带出宫。等过几日,确定没问题后,再把陛下接回来。” 王总管却皱起了眉头,不赞成地说道:“太傅,将陛下带出宫,这宫外可不比宫里安全。” 他们都这么缜密应付了,王总管觉得哪怕真有藩王谋反,也没有太多人手与禁卫军对抗。所以不会发生宫变。 禁卫军从半年前就开始暗中留意从外地来京的人。那些来了京城之后,一直没有离开的外乡人,全都被禁卫军暗中监视住了。一旦他们行动可疑,禁卫军必定会有所防备。 但若是有人在多年前就布局,这些年来,一直往进城里送人,安插自己的势力。一旦这些人造反逼宫,那他们根本毫无防备! 李太傅就是怕会发生后者这种情况。秦王被抓之后,他的人一直没有行动。能训练出一批死士刺杀先皇,又暗杀梁王,必定处心积虑筹谋了多年。李太傅这几日睡不好,一入睡就会做噩梦,梦到宫变。 这种节骨眼上,王总管不欲与李太傅发生矛盾。便点头配合李太傅:“一切依照太傅的吩咐行事!” 表面上答应了李太傅,王总管却并不打算将小皇帝送出宫。到时候先将小皇帝藏在出宫的密道里,确定平安后,再把小皇帝带出来。 历代皇帝上位后,都会更新皇宫的密道。现在皇宫的密道就像个迷宫,错综复杂。王总管当了这么多年的掌印太监,经历过风风雨雨,虽然小皇帝现在年幼,但是王总管早在半年前就开始让人暗中改密道,新建出宫的密道。一旦真的发生宫变,王总管马上安排人护送小皇帝出宫! 跟李太傅谈了许久,聊完之后,王总管发现李太傅面色不太好,关心地言道:“太傅,注意身体!大周还需要您呢!陛下也需要您!” 李太傅敷衍地点头。他也想好好休息,可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心里装着太多事,压根没法安心入睡。只有让小皇帝坐稳皇位,他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