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凡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小皇帝 > 分卷阅读12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26(1 / 1)

,在她们驾薨后,宗正寺提升了她们的封号。轮血缘关系,顾旸跟她们最亲近。可是他们从头到尾都没有见过面。听王总管说这两位曾经出过主意,为了帮他坐稳皇位,打算利用王谢两家。无论她们抱着什么心思而来,但是她们的心最终是向着他的。 最心痛的是那些为了保护他而牺牲的人。虽然顾旸没有亲眼见到那悲惨的现场,但是光从其他人的描述与恐惧中,他已经想象到了。 这些人,都是为了保护他,保护国家政权稳定,保护天下百姓而牺牲。 顾旸闭上了眼睛,泪水悄无声息的流出来。 王总管就站在一旁,见状,有些慌。 李太傅等人看到小皇帝哭了,心里惊讶。 礼部的官员看时间差不多了,开始下令奏哀乐。 哀乐响起,殿外的人忍不住痛哭流涕,哭喊着死去的人。 钟声一声声敲响,传到皇宫每一个角落,皇宫里无论在做什么事的人,全都放下了手里的东西,心情跟着难过起来。为逝去的生命,感到悲痛。 哀乐传到宫外,叶二郎等人面色沉重,下意识垂下了头。就连两只狗,尾巴都不摇了,发出凄凉的呜咽声,趴在了地上。 -------------------- 作者有话要说: 狗狗:人类似乎很难过的样子,我们也跟着难过一下吧! 感谢在2022-07-07 00:00:00~2022-07-08 01:00: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书画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仙尘陌 30瓶;疏影胧月 5瓶;朽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2章 钟声一声又一声, 十分沉重有力,仿佛敲在了每个人的心上, 让人产生心碎的悲伤感。 许多未能入宫参加追悼会的人, 跪在皇城外面哭嚎。 百姓们并不了解这次宫变死伤情况,看到这么多人跪在皇城外面,他们被气氛感染,跟着难过起来。 原本热闹的街头, 吆喝声消失, 众人心情沉重。 也不知道钟声敲了多少下, 一个时辰后, 停止了。 各家领了灵位牌,离开乾明宫, 顾旸就站在高处, 眉眼凝重地望着他们。 王总管见小皇帝这么难过,低声安慰道:“陛下,逝者已去,节哀。明日又是新的一天,咱们应该向前看。” 顾旸轻轻点头,伸手牵住了王总管的手。 王总管握紧小皇帝的小手,带他回万岁殿。 追悼会结束后, 李太傅等人来到了议事房,谈论明日早朝的内容。 赵王是乱臣贼子一事, 他们只是怀疑,现在没有证据。所以这次宫变,还是要写秦王谋逆。 其次, 公开这次死伤人数与财产损失以及造成的影响。 然后谈论到文王的事情,李太傅询问周尚书:“文王现在伤养得如何?” 听说小皇帝让人送给文王与叶统领不少名贵草药, 有助于他们恢复伤势。文王的伤势比叶统领轻多了。休养了几日,应该好多了。今天文王入宫参加追悼会,看起来没什么异样,应该恢复得不错。 周尚书回答道:“已经好多了,现在能自己走路了。” “明日早朝,让他参加吧!”李太傅一脸平静。 周尚书诧异:“会不会太快了?” 何左相出声言道:“城内肯定还有对方的眼线。就是要让赵王以为文王已经把控了朝堂,如此,赵王才会心急。” 赵王实在是阴险,在背后推动秦王谋逆,一直没有出现,也没有证据能够指征赵王与秦王谋逆有关。所以他们无法利用法律处置赵王。只能搞阴谋,把赵王弄来京城再对其下手。 “那周某回府后通知文王明日一起上朝。”周尚书点头。 刘尚书幽幽地叹了口气,低声说:“这次朝廷至少损失十万两白银。” 除了修建被炸毁的建筑,钱主要用于安抚牺牲的人亲属。 何左相:…… 他斜了眼刘尚书。 真是的。国库又不是没钱了。每次花点钱,刘尚书就一直逼逼。 宋尚书找到机会跟刘尚书拌嘴:“难道刘尚书认为朝廷不应该花钱安抚死伤者的亲属?” 刘尚书无语地反驳道:“刘某并非此意!本来这笔钱是可以不用花的!都是那些乱臣贼子!真是祸国殃民!该死!” 李太傅不想听他们吵架,淡淡地言道:“陛下已满周岁,是时候安排史官贴身记事了。” 之前小皇帝年幼,每日不是吃喝玩乐,要么就是睡觉。但是现在发现小皇帝聪慧过人,作为未来可能成为圣君的潜力股,李太傅觉得很有必要将小皇帝的成长记入史册。 闻言,其他五人神色惊讶。 周尚书面色犹豫地问:“会不会太早了?” 史官主要记载的都是他们这几位辅臣做的事情,至于小皇帝的生活,由王总管派人记录,然后送到史官那里,史官再记入下来。 有哪一位皇帝喜欢被人记录下年幼时候的事情?等小皇帝长大后,一翻史册,没准会觉得羞耻。周尚书代入自己,想象了一下。若是有人把他小时候打架打输了的事情记录下来,让所有人知道。面子何在! 赵右相若有所思,忽然问李太傅:“太傅打算何时教导陛下?” “明日起,老夫便入宫教导陛下。先从教陛下认识人心开始,等过两年再为陛下启蒙,教陛下识字读书。”李太傅回答赵右相。 听了之后,赵右相哂笑一声,阴阳怪气地言道:“难怪太傅急着为陛下安排史官。” 说是记录小皇帝,其实最主要是记录李太傅对小皇帝的教育。真是臭不要脸! 李太傅扫了眼赵右相,脸上没有情绪波动,反问对方:“右相以为何时给陛下安排史官合适?” “这得询问陛下的想法。陛下虽然年幼,但是他贵为九五之尊,我们应该尊重他的想法。”赵右相一心为小皇帝考虑。没有哪一位皇帝,希望史官记录下他年幼无知时期做过的事情。 李太傅面色微顿,改口言道:“此事老夫会询问陛下的。” 何左相还以为这两人会吵起来,见李太傅让步了,觉得无趣。他开口言道:“桉山皇陵已经修建完毕,可以让司天监择吉日为惠帝下葬了。” 因为先皇遇刺驾崩得突然,皇陵刚修到一半,根本没有修建好。所以先皇的梓宫停在良山行宫一年了,一直没有安葬。 先皇下葬是大事,按照规矩,小皇帝要扶着先皇的梓宫送其进入皇陵,这个过程,外人不得帮忙。可是小皇帝还年幼,哪有这力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