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一个县几乎走遍了? 新来的官员们刚想叫苦,但又想到纪炀的性格,再有他们大部分人还没有官职,这会叫苦,以后肯定累不到你,众人只能咬牙跟上。 纪炀看着他们笑,旁边的布政使也笑,低声道:“纪大人,他们到底第一次真正当差。” 纪炀点头:“嗯,下个地方,让他们歇歇。” 说是歇歇,其实也就一天时间,睡个好觉而已。 但对于跟着的官员们来说,简直要大呼纪大人太好了! 等会,怎么总感觉哪里不太对劲? 如果大家知道现在有个东西叫,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大概就明白他们这会的心里了? 在他们休息的时候,纪炀看着本子上记录的一条条情况。 还是穷,太穷了。 跟穷相比,这里吃水极为困难。 不少小孩因为喝了不干净的泥坑水生病。 有三个村甚至共用一口井。 吃水都这样,更不用说农田。 一个个县城走下来。 各处最主要的问题都被清楚记录。 随行的官员们也在这两个月里习惯纪炀的进度,甚至觉得自己做事利落不少,那些没跟来的人,实在可惜,这次他们学到不少东西呢! 越走下来,他们越佩服纪炀。 一个汴京有名的纨绔,伯爵家的嫡长子。 却如此能体察民情。 还真应了那句,治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纪炀不仅安民,还能察其疾苦。 更是躬亲庶务,不舍昼夜。 他们这些人又怎么好意思喊苦。 等到六月初十,暂时回到灌江城,全体皮肤黑了还糙了的随行官员们,皆是脱胎换骨一般,可眼睛却透着光亮。 什么?回来了休息? 你舍得休息吗? 这次巡查了四个县,还不快整理成文书交给知府大人? 什么?大人没说? 没说你就不做吗? 下面县里百姓等着吃水打井呢! 咱们早点完成文书工作,早点派人去打井啊! 纪炀看着大家精神奕奕去做事,啧啧几声,忍不住道:“有个英雄说过,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 说的真没错啊。 什么井出油。 难道井里不是出水吗? 纪炀摆摆手,说的油田罢了。 跟这些没什么关系。 下面人都那么努力,他也不能松懈,赶紧收拾收拾,处理好这几个县的事,还有八九个地方等着呢。 不过纪炀刚回府衙,就见门口捕快疾步过来,立刻道:“禀告知府,古博城的城主韩潇来了,在府衙等着见您。” “不是城主!代理!代理!”韩潇同样快步过来,看看纪炀风尘仆仆,却精神极佳,开口道,“新来的官员呢?” 纪炀两手一摊:“人手不够,你只能继续代理了。” ??? 天底下,还有这样无赖的人?! 第107章 韩潇气急, 但也拿纪炀没什么办法,早知道他是个这样的人。 甚至在太新县已经去了知县, 重新安排了人手, 古博城还没有动静的时候,韩潇心里已经清楚。 不过他这次到灌江城,倒也不是为城主不城主的事。 更重要的, 还是运送韩家的藏书。 转移藏书,是件极为重要的事。 韩潇想请纪炀帮忙写封书信,有纪炀的面子在, 横穿凉西州各地,应该不会有阻碍, 甚至还会得到帮扶。 毕竟纪炀的名声在西北一带, 早就声名鹊起。 随着灌江府的稳定, 变得格外不同。 韩潇想着写信过来, 纪炀肯定也会同意, 但自己亲自过来,不仅能看着藏书运走, 还能表示诚意。 纪炀当什么事, 这点要求自然满足, 甚至还盖了知府的印章, 表示郑重。 转移藏书这种事,用官府背书也没问题。 毕竟他家的藏书损毁一件,都是极大的损失。 纪炀甚至还怂恿都备份一些, 省得后人找典籍的时候要去坟堆里,不对, 要去墓室里找。 那时候能找到点残本, 都能让人欣喜若狂。 没想到纪炀随口说说, 韩潇还真沉吟片刻,竟然是放在了心上。 对古旧书籍来说,每翻动一次都是一种损伤,如果全都抄录确实是个大工程。 韩家却能潜心去做,他们身上特有的读书人风骨格外不同。 等垫着厚厚稻草的书籍慢慢运过来,如果快马十天的路程,估计马车会专挑大路,至少要走一个多月。 这车子也更为平稳,都是专门找来运书的。 如果不是古博城还有事,韩潇估计都会亲自护送,不过韩家其他族老叔伯也在,他们因为这件事,特别从潞州过来。 来这一趟,心里感慨万分,甚至觉得,如果纪炀早来一两年,他们韩家肯定不会搬走。 看看现在灌江城的模样,他们最能知道其中变化。 韩家本就对纪炀心有好感,除了老是“诓骗”他们家主办差之外,其他都挺好的。 但众人看着办差的结果,心里已经有很大不同。 纪炀在他们临行前还道:“如今已经六月中,还要有大半年的时候就要科举,不知韩家可有想法?” 韩潇跟韩家叔伯等人却并不回答,想了这是纪炀,才开口道:“陛下年老,皇子年幼。” 之前说过,韩家是会等到局势完全平稳的时候再考虑科考的事。 前几年考虑过,但还没准备好,汴京那边就发生几个大臣去世,朝廷为陛下幼子事争吵,接着灌江府也因为汴京的争执无暇顾及,从而灾祸连连。 到那会,韩家已经不再想去科举。 直到现在,以韩家准确的判断来说,如今朝堂不稳,谁都有可能独占一方势力。 此时科考,时局不安,不符合他们韩家求稳的态度。 故而明年并不打算参加科举。 那八个字,陛下年老,皇子年幼。 已经是他们的态度跟分析。 纪炀点点头,并不说对与错。 每个人的立场不同,选择也不一样。 像韩家这种世族,纵然如今没落,可他们是有自己底蕴跟智慧的,否则也不能延绵这样久。 韩潇却微微皱眉。 以前他还能安心选择避世。 可离开灌江府,再回到灌江府,他总觉得自己想法有些不同。 好在韩潇不是个多思多虑的。 着眼当下,才能更好地生活。 往前看,往后看,都会忧虑。 还是赶紧回古博城,当好他的代理城主吧。 那边的事情确实很多。 组织百姓耕田,招募兵士,修建城墙,准备迎接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