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凡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小知县 > 分卷阅读34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46(1 / 1)

点。 如今到纪炀接手。 这是比之前灌江府更难的情况。 之前的灌江府再怎么闹,有凉西州的兵马,有朝廷给的全力支持,那会梁王都盼着收拾好灌江府。 如今不同。 如今皇上只能在最后结尾的时候推一把。 剩下的要纪炀自己来。 他做的同时,动过田产的世家还在虎视眈眈。 有些世家可比宗室还要阴险,他们能绵延大几百年,靠的可不是什么超然物外与世无争。 一边是张狂的宗室,一边是绵里藏针的世家。 怎么从这里面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守住关市税,要走被侵占的土地。 势必是条艰难的道路。 往大了说,灌江府的危难不除,边关会失守,敌军会进来。 汴京的症结不去,整个承平国会从根里烂掉。 纪炀见过战争的一面,看过流离失所的百姓。 既如此,他就不会看着承平国陷入战乱,有些东西要改,但最好能和平的改。 想到这时,纪炀都觉得自己过于贪心。 但有时候他就是要想一想。 人活一世,不能白来。 既然他已经在这种境地,不好白白浪费如今的机会。 找清楚主要矛盾之后,接下来的清查速度变得快了许多。 其中那个叫陈子云的官吏,纪炀最为看好。 不仅因为他把宗室得罪狠了,还因为他先嘲讽鸟粪刺绣,后抱怨宗室为什么不干活就能享受。 这简直是最质朴,也最发人深省的两个问题。 很多事情,都是先从为什么开始的。 陈子云知道纪炀的看好,自然高兴得很,他近六年不得赏识,早憋屈坏了。 本以为中了进士便能飞黄腾达,为官一方,可到头来却因为宗室的原因蹉跎六年时间。 这六年里所有愤恨凄苦嘲讽。 都因为纪炀那句明珠蒙尘而改变。 离开翰林院,来到汴京府衙,他求之不得! 至于跟着纪炀找宗室的麻烦? 那他怕什么! 即使纪炀这次败了输了,他也不怕! 顶多再蹉跎几年,反正翰林院自己是不想回了,真的不想打杂了! 谁受过那里的冷眼谁知道滋味。 陈子云心里的气跟闷,现在全都发泄出来。 反正他领着人去哪,哪家院子都要停工。 承平国管得一直不严格,实际上很多人的房屋都有违制。 但只要不太过分,又或者不太显眼,皇上宽厚,基本都不管。 上次潞州扶江县那什么六进大房子闹到皇上那,皇上也并未斥责,只是在闹完之后问了句以后宅子是不是当临时救济院。 王家夫妇虽一头雾水,但答了是,这事也就揭过。 实际问的就是违建的事。 但乡下地方的六进听着很大,跟长公主那些大园子比,可就差远了。 这么说吧,把长公主的园子改建成现代植物园的规模都不算小。 人家那园子是真的有山有水,山是真的山,水是开凿的活水,珍稀动植物一个不少,能跑马能狩猎。 关键还不止一个。 春夏秋天都有去处。 问长公主为什么那么喜欢修园子?不累吗? 人家当然不累,对长公主来说只是动动嘴的事,下面的人抢着去办,或者说抢着吃油水。 事成之后,下面的人赚得盆满钵满,长公主有舒舒服服的大园子享乐,还能趁着修园子额外的孝敬,这些孝敬自然是搜刮出来的。 苦的只有失去土地的百姓,还有强行征调过来的劳役。 如果是额外的劳役,那他们就会少很多种田地的时间。 如果是律法规定内的男丁劳役,则动用许多不必要的劳动力,明明修桥修路修运河修城墙,这些都需要人力。 长公主把这些人力调走了,那谁来做民生建设?谁来搞基建? 基建还是普通百姓能享受到的。 可这大园子,是长公主自己的玩具罢了,或者说敛财工具其一而已。 她身上的一针一线,都抵得过普通百姓一年的吃喝。 拿园子来说,时下流行广池,顾名思义,越大的池子越好。 长公主其中一处院子,凿池有一顷,也就是上百亩,池子中间有长提横隔,种了菖蒲芦苇来模拟自然风光。 必须一望无际,还有个雅称,叫“巨浸”。 当然了,模拟自然风光的同时,还不能太过潦草,周围会有巨石当岸,朱栏环绕,一点泥土都不能看到。 如果有泥土的话,则要建成两座小山,模拟名山大川。 这样的池子周围怎么能没有鸟雀,需要成群结队的秃雁养在水上才有趣闻。 条件允许的话,在院子里建造瀑布的景色也是必不可少。 以此类推,可见这园子到底有多大。 更能知道,一处园子的花费有多少。 这只是院子里的一角而已。 更多的东西,是寻常人家根本想象不到的。 其中花费更是天价。 这也是皇上不高兴的原因之一。 近些年长公主年纪越大,胃口也越大,她下面子女各个有样学样,已经到了皇上忍耐极限。 后面的平王倒是没力气折腾,约束下面子弟,但宗室的约束不见得有多大作用。 再后面便是琨王,今年年岁也不小。 最后是梁王,正是折腾的年纪,今年四十六。 依次算下来,都是老头老太太的年纪。 特别是长公主,今年已经七十三了,估计皇家日子过得太清闲,所以才有力气折腾。 比她只小一岁的平王已经天天躺着,只有她还有工夫到处玩乐。 不过想想也是,皇家那么多人,如今能活下来的几个,可不就是身体最好的。 听说长公主没事还往宫里跑,看样子身体比皇上还康健。 因为他清查园子的事,还天天去告状,精力比年轻人都强。 在纪炀带人清查时,郊外有十几处园子停工,被奴役来的工匠们都遣散了。 但还有几处在秘密施工。 甚至有站岗放哨的,只要纪炀的人一去,立刻四散,若纪炀的人走了,继续开工,还要更加卖力去干活补进度。 十几处停工的园子里,纪炀吩咐手下管理,找到当初民田的主人,寻到当时的农夫就可以组织大家状告主人。 无论是赔偿还是上公堂,都可以商议。 要么恢复百姓民田,再给足补偿,要么衙门见。 纪炀手下的官吏听到这话时,全都面面相觑。 那十几处停工的园子按理说已经给足颜面,难道还要抓着他们整治? 再说,就算给颜面的这些园子,其实背后的主人肯定是皇亲国戚,真的要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