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你这事儿都是孙家那老婆子到处瞎说乱传,你父亲晓得这事儿了,前几天还上孙家闹了一通。”
这事儿蒋小一还真不知道,婶子继续道:“闹的时候,那娟子还从屋里出来帮腔,被你父亲说了两句,便哭得鼻涕都流了。”
婶子想起娟子当时那不可置信的表情,还觉得好笑。
娟子模样好,村里一些汉子不管老少,同她说话,那都是端着,尽量温温柔柔,话都不敢说大声,可那天她刚从屋里出来,说了没两句,蒋父便指着她叫她滚,不然连她都骂。
娟子愣了半响,没想到他这么不给自己面子,以前她走出去,汉子们总是争先恐后跑她跟前来恭维讨好,哪里遭遇过这般,顿时受不住,当场就委屈起来了,帕子捂着脸又跑回屋里去。
婶子说得绘声绘色,蒋小一听后也笑起来。
“这村里人就这样,喜欢说闲,有时候说的也难听,但心思都不坏。”婶子道:“李家夫郎上次不是推了小三一把么,后头应是过意不去,前儿小三去山脚捡柴火,我看见他站旁头,拿着个黄瓜,似乎是想给小三,不过小三大概是怕他,见了他扭头就跑,也没给成,下次他若是同你搭话,你便应,毕竟都是一个村的,抬头不见低头见。”
住村里都是这样,平日难免的会因为一些鸡皮蒜毛的事儿吵嘴,可没几家是真的结怨然后老死不相往来,除非实在是吵得厉害。
冤家宜解不宜结。
蒋小一点点头:“我知道了。”
婶子拍掉篮子上沾到的泥,笑道:“我一贯晓得你懂事,本也不该多嘴,可这人上了年纪,总免不了话多,行了,不同你说了,我还得回去做饭等你叔呢。”
“婶子慢走。”等着人走了,蒋小一摘了满满一篮子菜,这才抱着白子慕回去。
路上白子慕叮嘱他:“我会说话的事,你可别跟两个小鬼头说啊!”
蒋小一自是知道轻重,蒋小二和蒋小三还小,藏不住事,要是晓得这事儿,不小心说漏了嘴,那定是要麻烦的。
引起恐慌是小,白子慕被抓了火烧那可不得行。
毕竟村里,也不是个个都同他一般胆大。
回了家,蒋小二和蒋小三还没回来,蒋小一放了菜,舀了半碗米就开始淘洗。
白子慕都看得纳闷:“就煮半碗米吗?够吃?”
蒋家吃饭用的碗不算得大,半碗也就两抓,这真煮了,都不够蒋小三一个人造。
“够了。”蒋小一把米倒进锅里,加了四瓢水,说:“煮白菜粥用不了多少米。”
这操作一看,就晓得一定又是米少菜多,白子慕问:“不煮干饭啊?那么多米。”
蒋小一扭头看他:“这是大米。”
然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