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丘翠翠不说话了。
扪心自问,换了她,养了八年的孩子,怎么可能舍得送出去。
要是同个村的也就罢,还能天天的见着,可一个村里一个镇上,真送了,那一个月可能都见不着一次面……
没点好处,确实是不舍得送走的。
之前未出嫁那会儿,过年时丘大柱也带她回去过。
那会儿三娃还小,但不难看出,她二婶确实是疼三娃子的,一岁多了都不给他断奶,天天抱着他。
丘翠翠依稀记得,有次二婶忙,让二娃抱着三娃,大概是想睡了,三娃闹起来,二娃咋哄都不好,一直的哭,二婶听见了,出来不问缘由对着二娃就是一顿骂。
夏天母鸡下蛋勤快,几乎能一天一个,可冬日冷,母鸡就不咋的下蛋了,有时几天才下一个。
初一那天起来,二叔说后院母鸡下了个蛋,正好蒸了给几个娃子吃,大过年的。二婶听了不乐意,说就一个,还是留给三娃吧!大娃二娃都十二三岁的人了,吃啥子鸡蛋。
二婶是偏心偏得很,最是疼三娃这个老幺了。
如此,若是真的为他们大房着想,同意过继的话,也应该是大娃或是二娃这两个她不咋疼的。
黄秀莲道:“你奶奶说她家小子多,咱家没有,让你爹过继一个,二房同意,还不是家里头挤。”
儿子多有好有坏。
多了能干活,旁人也不敢随意欺负,但大了,娶媳妇就够呛。
一个媳妇彩礼就得三四两,加上办喜事要花的银子,怎么的也得七/八两,这也就罢,生了孩子,便又得起房子了,这田头怕是也不够吃。
丘大柱干的什么活儿,村里人不清楚,只知道他在衙门干活,可二房却是知道的。
就是专门看守牢房的。
丘大柱大字不识一个,也没啥子门路,能找着这活儿,也不过是当初去了边境,认识人,和人关系有些铁,拜人做了大哥,那大哥和师爷有点关系,回来后便找了师爷,将丘大柱塞到了衙门里。
丘大柱在里头呆了几年,也认识了不少人,要是以后退下来,打点打点,找个人接替,那也是行的。
二房一家不可能想不到。
丘翠翠穆然想到,之前她娘小产时,二婶来探望,那会儿还拉着她的手,让她劝劝她娘,话里话外都是:
‘如今年纪大了,这再要孩子,多危险啊!你爹娘底下虽是没个小子,但俗话说得好,打断骨头都还连着筋呢,咱虽是分了家,可说到底都是一家人,你那几个堂弟还能不管你爹娘?’
当初不晓得过继这事儿,丘翠翠都还没多想,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