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像着上次,小山村这边,寻常姑娘、哥儿出嫁,那嫁衣都是自个准备的,但山里屯那边却是不一样,得男方家这边扯些红布或是红布条送过去给女方做嫁衣。
二伯娘上次也没记得问,只带了六礼去,柳氏没见着红布条,也没见着红布,只当蒋家后头一些才送来,因此也没问。
直到前儿眼见着都要办喜事儿了,蒋家还迟迟不送红布来,柳氏才托人过来问了一嘴。
大房都是懵的,赶忙去问吴媒婆,上次带的礼装得严实,吴媒婆也没打开看,想着大房给蒋大牛提过亲,有经验,因此她便没多嘴。
后头二伯娘过来问,她一拍大腿,说咋的忘记了,山里屯那边,规矩同咱们这儿不太一样,也怨她,年后找她帮忙相看的人家太多了,蒋家这边的事儿已经是板上钉钉,她就没再操心。
想着这时候嫁衣啥的,肯定来不及做了,而且柳哥儿那样,做衣裳怕是也不方便,穷人家红布买不起,就送个红布条,让新人出嫁那天绑头上,可只送个红布条未免太过寒碜。
过年那会儿蒋小一给二伯几人发了工钱,还没用,堂奶奶便让二伯娘赶紧拿去镇上买套嫁衣捎人给柳家那边送过去。
吴媒婆也担心再出岔子,仔仔细细说了一番。
这迎亲不是说想啥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也得算着来。
一般都是在吉时前一炷香把新人接回来就行。晚了会误了吉时,早了把人接过来又不能直接拜堂,没拜堂,那便不算夫妻,不能去新房里头坐,但也总不能让新人在院子里干站着。
所以一般都是掐着时辰。
吴媒婆说山里屯那边和村里习俗也差不多相似,就是寻常去迎亲的时候,都会遭小舅子‘门拦’,一般都是让汉子表现一下‘才艺’,过三关斩六将,才能进到屋里去。
山里屯那边没有门拦,但有‘进村拦’。
吴媒婆说了一通,蒋大树大概也懂了。
第176章
菜洗好了,肉也切好了,桌子、凳子以及碗筷这些要和森*晚*整*理谁家借,二伯娘也上门同人说了。
今儿晚上人还要用,明儿一早大家来帮忙的时候才会搬过来。
中午赵云澜同赵富民和赵主君来了。
赵主君前几天回去的时候,堂奶奶特意过来叮嘱了,让他们月底记得过来喝喜酒。
赵云澜今儿正巧的从巡洲回来,到家见着赵富民和赵主君正要出门,问了一嘴,也没歇,直接跟着来了。
他脸色不太好,有些疲劳,又似乎是有些愁,赵富民开口道:“怎么了?可是生意没谈好?”
“嗯。”赵云澜揉着眉心,也没瞒他:“之前我派人过去同巡洲那边的药商沟通过,看得出来他是有意想同我们合作的,可……”
他脸色沉了沉:“应该是沈正阳出手了,我过去的时候那药商却说已经寻着买家了,可后头我调查时,发现他压根就没找着买家。”
小药商手里的货较为难卖,因为他们的货不算得太多,也不全,寻常药铺大多都会找大药商,如此,才能确保铺子里的药材得到稳定的供应。
人不想把压在手里的药材卖了吗?
那定是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