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伟大与力量。 那么从时间的那头回过头来看,她那些腐朽的过去,或许也并没有她想象中那般如同高山横亘,不可逾越。 顾嘉年的心脏开始冲撞着胸膛。 她偏过头看着迟晏:“我们可以直接进去吗?” “需要校园卡。”迟晏眨了眨眼,“我的校园卡已经失效了。” “那我们怎么办?” 迟晏看向她:“很想进去?” 顾嘉年顿了片刻,看着他的双眼,坚定地点点头:“想,很想。” 他也看着她,闻言忽然伸过手来,揉了揉她脑袋。 他笑起来:“那哥哥去帮你借卡。” “嗯。”顾嘉年吸了吸鼻子,在心底同他道谢。 迟晏说着,走到门口两个刚从图书馆出来的学生面前。 是两个女生,看着年纪并不比顾嘉年大几岁。 其中一个长相文静,留着一头长长的黑色卷发。 另一个则染着一头粉紫色短发,穿着打扮相当时髦,脸上化了漂亮的小烟熏。 她们手里都抱着几本书,笑着和他交谈着。 顾嘉年突然意识到,这里的任何一个学生都是成功渡过了升学的所有考验,从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前途无量的尖子生。 全国最优秀的一批学子。 她的内心顿时有些局促不安,很没有底气。 方才迟晏站在她身边时还不觉得,此刻她独自站在这图书馆的门口,四周来来往往全都是昼大的学生,顿时觉得自己像是混进优质生产线的某个不合格产品。 片刻后,那两个女生帮他们用校园卡刷进图书馆大厅里的闸门。 临走前,卷发女生迟疑了片刻,红着脸对迟晏说:“那个,刚刚就想说,迟师兄,好久不见。你可能不记得我了,你大四的时候当过现代汉语课的助教,我是那届的学生。” 迟晏有些诧异地看了她一眼,没说话。 “反正,迟师兄你的助教课真的讲得很好。” 女生一口气说完,没等他回答便连忙推搡着另外那个短发女生往外跑。 顾嘉年离得近,回头看了一眼她们的背影,听她们在身后激动地小声议论着。 “迟师兄真的好帅,他去年毕业之后我再也没见过他,今天竟然回来了?” “是啊,你刚刚怎么不要个微信啊?他还跟我们借校园卡欸,这么好的机会。” “人家带了妹子来的,你好意思去?” 她听到这里,忽然弯了弯唇角,绷紧局促的肩膀稍稍垮下来些许。 原来昼大的学生也八卦,也花痴。 她急忙转过身,脚步轻快地跟上迟晏,进入图书馆的大厅。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挑高的穹顶和巨大又明亮的落地玻璃窗。 大楼正中有两排自动扶梯,往上看,扶梯四周都是透明玻璃隔断的一间间藏书室,隐隐约约能看到满满当当的书架。 迟晏带她走进一楼的文学类藏馆。 顾嘉年下意识地放轻了呼吸,仿佛不想惊扰梦境。 栉比鳞次的深色书架真的望不到头。 虽然只是早上八点半,阅读区内的一排排整齐的书桌前已经落座了许多学生。 他们坐在舒适宽大的椅子上,安安静静地翻着书,不被打扰、不受束缚。 迟晏压低了声音,慢悠悠地重复着她曾经语无伦次的叙述:“高穹顶、落地窗,四季阳光和实木书架。每张桌子上都有你说的暖黄色读书灯,自习区二十四小时开放。” “昼夜皆有饮水供应,饿了旁边还有自助售卖机。只要你愿意,别说踏着月色回家,便是想晒着日出都没问题。” 顾嘉年的心脏在此刻开始狂跳。 她眼里蓄着泪,用指尖划过书架上那一册册冰凉的书脊,蓦然回头,看到他笑意散漫、眼睫如羽:“嘉年,和你心里的图书馆相比,如何?” 第19章 野星为灯 与你心里的图书馆相比, 如何? 他的神色依旧如同初见时那般懒散闲淡,就连一侧嘴角翘起的弧度都显得玩世不恭。 记忆里他一贯话不多,更是很少说一些严肃的、庄重的话, 但就这么轻飘飘的仿佛玩笑般的话语, 却一字一句地在她心里刻下烙印,重若千金。 顾嘉年眨掉眼里含的泪, 笑着冲迟晏点头:“比我想象的还要好, 好上千万倍。” 好到她只担心,会够不着。 接下来, 一整个上午的时间里,迟晏带着她将图书馆的六层楼全都逛了个遍。 从文学类到艺术类,从基础科学藏馆到最新的科研期刊。 各个领域,不同专业, 全是沉甸甸的文字与书籍。 他没有再问她问题,也没同她交谈,似乎是想要把这时间全部留给她自己去感受。 顾嘉年静静地看着, 用指尖去触碰,呼吸着书本与纸张散发的木浆与油墨味,一句话都没有说。 可某些从青春期开始就混沌杂乱的思想却逐渐被劈开一条清澈的缝隙。 她觉得七岁的那个顾嘉年好像复活了。 那个眼里充斥着渴望与天真的孩子,从她腐朽的灵魂深处重新睁开了眼。 她头一次感受到心跳因为某个可以称之为梦想的东西而复苏, 呼吸因为渴望而变得急促。 头一次主动地去思考。 读书的意义。 考试的意义。 努力的意义。 “要是考不好,以后你只能住地下室、吃泡面,自己都养活不了自己。” “你要努力学习,考上好的高中, 考上好的大学,以后才能找个稳定的工作,才能安稳度过余生。” “只有读好书, 你才能生存下去。” 不是这样的。 思绪如同朝阳拨开黑夜,顾嘉年霎那间想起了迟晏的那句话。 “活着不是我们的目的,想要怎样过完这一生,才是目的。” 她不是为了活着才要读书,也不是为了他们的期待和束缚而读书。 她是为了有一天,能够拿着属于自己的校园卡刷进这道闸门,像他们这样堂堂正正地坐在这里,看自己想看的书,学自己想学的知识。 她是为了余生的每一天能够从事自己认可的事业,自由自在地做自己热爱的事。 读书从来都不应该是一件这么被动而痛苦的事情。 * 等他们从图书馆出来,时间已经走到正午。 钟楼十二点的钟声敲响,清澈入耳,整整十二下。 散课的学生们从各专业的教学楼中鱼贯而出,或步行或骑上单车,成群结伴地奔往偌大校园另一头的食堂。 寂静的校园开始沸腾起来。 迟晏走下图书馆的台阶,回过头,看着小姑娘紧紧绷着一张脸跟在他身后。 眼底有触动、挣扎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