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凡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野星灯 > 分卷阅读10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09(1 / 1)

室的门忽然被推开。 感应灯亮起来。 顾嘉年下意识地松开圈在他腰上的手,可还是没来得及。 贺季同的脚步一个趔趄。 片刻后,他像被烫到眼睛般捂着眼皮,嫌弃地“啧”了一声,然后避开他们逃也似地下了楼。 擦肩而过的时候,顾嘉年听到他对着迟晏充满怨气地咕哝了一声:“能不能注意点啊,有女朋友了不起?” 顾嘉年噌地红了脸,一声不吭地低下头扯着迟晏的衣角。 却听到他笑得傲慢,语气懒洋洋的却带着挑衅:“嗯,就是了不起,嫉妒?” “……” “你他妈做个人行么。” 眼看着贺季同出了栅门,迟晏才收起散漫的笑,跟她说:“我马上还有个会,等我半个小时?然后我们回家,好不好?” 顾嘉年还有点不好意思,含糊地点头:“……好。” * 顾嘉年跟着迟晏走进工作室,看着他走进会议室,自己在会客厅里找了个地方坐下。 这半年来,她来这里很多次,和工作人员都认识。 今天负责接待的是另外一位编辑助理,名叫赵盛。 是个一十七八岁的男生,打扮十分文艺,见到她后熟稔地笑了笑:“小老板娘来了?” “……” 顾嘉年对这个称呼十分不习惯,咳嗽了两声算是回应。 她和迟晏的关系在工作室里不是秘密。 一开始大家对她还很陌生,渐渐熟悉之后,不知道是谁起的头,开始这么叫她。 迟晏竟然也没阻止他们。 于是喊的人便越来越多。 顾嘉年不自在地四处看了看,发现沙发旁边的矮柜堆了几十本书,竟然是《大兴安岭的林中人》的出版样书。 书册装订得十分精致,封面用的竟然是迟晏的微信头像——那张大兴安岭大雾中郁郁葱葱的森林照。 这照片用在这里倒是应景得很。 顾嘉年忍不住拿起一本来翻看着,片刻后抬起头,语气惊喜地问赵盛:“《林中人》要出版了?” 这本书一年前就连载结束了,电影也拍完了,按理来说早就应该出版了。 却一直没有消息。 赵盛闻言摇了摇头,叹了口气:“没有,出版合同逾期了,我们这边已经把违约金支付给出版社了,是老板自己掏的钱。这是他们之前印的一些样书,说是毁了可惜,就差人送过来给我们留作纪念。” 他说着,惋惜道:“这封面多好看啊。” 顾嘉年有些诧异:“逾期了?为什么?” 赵盛抬了抬眉:“小老板娘,你不知道么?” 顾嘉年摇头。 迟晏从来没跟她说起过这件事。 赵盛张了张嘴,看了眼会议室紧闭的门,这才低声道:“是老板自己决定的,大老板为此也非常恼火,又说服不了他。” “听说前阵子逾期解约的时候,他们兄弟俩还险些吵起来。” “迟晏决定的?”顾嘉年忍不住追问,“为什么啊?” 赵盛没好气地说道:“还不是因为序言迟迟没定。一般来说,出版书籍除了作者序言之外,还会再找第三方写序,亲朋好友或者同行都是可以的。如果实在没有人写也没关系,不是强制要求的。” “但我们老板一定要找他的导师写。” “导师?……昼大的沈晋教授?” “对,”赵盛表情有些不解,更是有点无奈,“我们这边去接触了很多次,都吃了闭门羹,别说写序了,我们送过去的打印试读版,他都没拆封,直接给原样退回来了。所以出版就这么搁置下来了。” “后来我们才知道,老板和沈教授的关系非常糟糕,我也不明白他为什么偏偏要找他写这篇序……就像有什么执念似的。” 顾嘉年听着他的话,手指无意识地抚摸着凉凉的书脊。 执念么。 * 回到家时虽然才只是五点多,外头的天色却已经几乎全黑了。 遮天蔽日的雪没有停止的念头。 家里的灯却暖黄。 两个人一起在厨房里做了饭,吃完后又窝在沙发上一起看书——他们俩都不喜欢看电视,客厅里索性连电视都没放,只有满墙的书架。 前阵子的文选导读课,都在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赋和文言小说,读的人满脑袋都是晦涩经纶。 好不容易休息,顾嘉年挑了个宋元话本躺下来,心想还是白话小说读起来轻松。 木调的香薰散发着闲适的气息。 空调在吹着暖暖的气流。 走走偶尔会安静地走过来,翘着尾巴绕着沙发转一圈,又在地毯上打滚,傲娇地把肚皮露出来。 看书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时针走过十一点,顾嘉年才打着呵欠阖上书。 抬头看去,迟晏已经放下书,在拿着电脑工作了。 顾嘉年看了一眼他的屏幕,发现他在写新书的细纲和人设。 她弯了弯唇角,不禁想起当初在云陌的时候,也是这样。 她看书、他写作,安安静静地互不干扰,只是—— 顾嘉年稍微伸了个懒腰,脑袋离开枕着的结实双腿,坐起来。 ——嗯,也不算互不干扰吧,起码现在,他的腿应该挺麻的。 “躺完了?那我把腿收回来修一修,以备你下次用。” 迟晏放下电脑,曲了下长腿,还装模作样地敲了敲。 顾嘉年被他逗乐,好半晌才认真了些。 “迟晏,我今天听赵盛说,你想让沈教授给你写《林中人》的序言?” 她语气斟酌地问道:“……为什么一定是他呢?别人不行吗?” 第49章 听到顾嘉年的问话,迟晏难得有了片刻的恍惚。 “为什么一定要是沈晋呢?” 这句话很多人问过他。 贺季同问过,编辑们问过,出版社也问过。 连他自己都问过他自己。 为什么一定要让沈教授写序言? 是他太偏执吗? …… 迟晏刚上大一的时候,已经是个小有名气的少年作家。 他在被誉为文学圈最后一块保留地的《倾言》上连载过数篇小说,有自己的读者群体,有独树一帜的写作风格。 拜迟延之所赐,迟晏的童年生活十分孤僻压抑,看书便成了唯一得以顺遂度日的消遣。 家里不缺钱,他便得以购置、阅览群书,很小便开始有了刁钻的文学口味。 迟晏自负自学成才、天赋不凡,哪怕家教再好,私心里也会有些许傲慢。 于是,在对待昼大开设的、面向新生们的课程时,本就抱着一种“重在参与”的心态,没觉得自己能学到多少东西。 起初去上沈晋的课,亦是如此。 他坐在最后一排,大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