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凡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泳坛崛起靠我了[游泳] > 分卷阅读31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15(1 / 1)

——游仰泳时脸部始终保持在水面上,虽然不能转头看对手,但余光其实是能知道对手的位置的。 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判断,例如和对手并排时,能看到对手高高扬起的手臂,以及身侧推水的水流感。 以及当对手游得快时,还可能会吃浪,看到对手打腿带起的水花。 一开始她确实在吃叶茹茹的浪,谁叫叶茹茹蝶泳游得太快,已经拉开了将近一个身位。 谁知道仰泳游到现在,浪居然还消失了?! 可她现在也没看到叶茹茹的手臂啊! 人傻了。 看台上,Z省代表队的隔壁,B市队的观赛队伍中,祁嘉芸摆了摆手中的拍手掌,“加油叶茹茹!” 看来她这个项目准备得不错,如今竟然已经没有明显的短板了 ——如果以为叶茹茹这几个月只是在练体能,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之前集训,她们刚好被分在一组,借此机会,两个教练交流了不少,早在集训开始时,叶茹茹对各个泳姿的技术巩固就已经提上日程。 那时候她练仰泳,叶茹茹有时还会跟她一起练。 如今几个月过去,明显小有成效。 听张思泽说,一开始叶茹茹自己并不想游这个项目,还是何昭宇非让她游的。 她好像也没有因此产生什么逆反心理。能看出,她确确实实是在为奥运努力练着这个项目。 眼下再看她的仰泳,完全看不到曾经的影子,谁能想到仰泳曾经是她的短板? 叶茹茹和第二名的差距并没有因为转换泳姿而减缓拉开的速度,对手甚至已经看不到她脚下的水花了——她已经甩开了对方。 转眼经过五米线,叶茹茹数好最后几下动作,到边翻身触壁,折头进入蛙泳。 总算到了她最擅长的环节。 ——虽然破不了记录,但是不代表她不强啊? 和世界纪录差0.02秒,那也是和她自己的差距,有谁能在蛙泳上挑战她的地位? 唯一能超越她的,只有自己。 “叶茹茹遥遥领先!蛙泳是她最擅长的泳姿,后面的选手已经被她远远甩开,我们看到这差距还在拉大。”李源激动地说。 这场比赛实在太精彩了,谁能想到,已经到了第五枪,叶茹茹还能游出这样的水平。 杨恬吃惊地望着场上,这是怎么练出来的啊?! 一般人怎么可能对这样的赛程如此适应,除非无数次适应和调整,反反复复练习,再加上远超常人的体能。 要想获得这样的经验,可想而知,背后付出了多少汗水。 她一个退役运动员都觉得不可思议。 这就是别人的训练吗? 结束蛙泳,进入最后的50米自由泳冲刺环节,叶茹茹起了腿。 不过可以看出,她的体能已经接近了极限——才打了仅仅四下蝶泳腿,她就已经快速出水,接上了换气动作。 这种时候,哪怕是她这样的肺活量,也撑不住了。 通常从转身之后的蝶泳腿次数就能看出运动员的体能状况,心肺功能好的运动员,甚至可以打到6~8次蝶泳腿。 然而叶茹茹这时候已经不考虑速度衰减问题了,氧气的极度缺乏迫使她不得不浮上水面。 不过没事,她的划水实效也不差,毕竟她这两年在自由泳上下了这么多功夫。 事实上因为太累,她有点估不清自己现在的速度,她的目标是2分10秒,不知道能不能达到要求。 但多花点力气去游总没有错。 最后的冲刺环节,她不敢松懈,仅自己最大可能去维持速度,脚下的打腿频率逐渐从四下变为六下。 拼了! 之后没有比赛了,这时候完全没必要留力。咬咬牙,半分钟就过去了,到时候她就解放了。 不过时间不好控制,她最后估摸着差不多,到边触壁。 结果出水一抬头,她往空中大屏看,发现自己居然游了2分08秒89。 这是一个拿到奥运会上,也估计能站上领奖台,混个铜牌的成绩。 连叶茹茹自己都惊讶了,在水中喘息着,扒住水线,缓了两秒,再次抬头确认了一遍。 居然没看错,她还以为自己眼花到把9看成了8。 比赛结果如同炸弹般在赛场中掀起波澜。 不知道多少坐在专业队伍中的人深吸一口冷气——这个结果对一般人来说,或许太不可思议了。 女子200混这个项目在国内赛场基本没什么竞争,很多年都没有特别出色的选手。 何昭宇一开始给她定的目标是2分10秒,事实上这个成绩除了她以外,根本没人能游出来。 2分10秒既然稳进奥运会决赛组,就肯定能拿下这场半决赛的第一。 别说半决赛第一,连决赛第一都没问题。 连续三场比赛,三场第一。 一个人怎么可能做到保持高水平连续游三场比赛? 全场气氛十分热烈。 然而粉丝们只看到叶茹茹拿了第一,欢呼雀跃,却不明白背后的含义。 普通泳迷们不明白,专业运动员总明白。 不知道是哪个队伍开始带头,运动员们观赛的区域逐渐响起了掌声。 逐渐的,掌声连成一片,哪怕掺杂在粉丝们的欢呼声中也能依稀分辨得出。 哪怕不是一个队伍,他们也是一个国家,到了国际赛场都属于种花队,三场比赛看下来,这掌声是他们对自家运动员最真挚的敬意。 有不少观众注意到这一幕,他们还从来没见过运动员们集体鼓掌的情况,纷纷好奇地朝下方区域探头。 “为什么要鼓掌啊?破纪录了吗?” “没有啊,记录是2分06秒多,还差得远呢。” “因为她游得太好了。”有人说。 这一场带给大家一个道理,有时候不一定要游出完美的成绩才会赢得所有人的敬佩。 他们的运动员付出无数努力,正是为了在那个万众期待的赛场将奖牌带回来。 而她多坚持一个项目,代表的就是多一枚奖牌。 她不会轻易放弃的。 李源也在鼓掌的队列中,虽然他不在现场,但不妨碍他被这一幕感动。 难得一见的场景,献给难得一见的运动员。 竞技的精神永远在传承,相信叶茹茹的坚持也会为人所记忆,用这种独特的方式。 “哎,什么都不说了,”李源这样说道,“祝愿我们的小将叶茹茹能早日突破自我,成功拿下新的世界纪录。” “嗯,”旁边的杨恬点点头,赞同搭档的话,“也祝愿我们种花的选手们,都能在今年八月的里约奥运赛场上得偿所愿。” “嗯嘛,不过首先希望叶茹茹的运气能好点,不要再和0.02过不去了。”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