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胜利。 在他们组里研究这些很方便,让喻才知也换上类似的装置,下水游两趟就行。 不过何昭宇很快发现,论技术细节,别看喻才知游得快,他还真不一定比叶茹茹好。 何昭宇反复对比了几遍,看着屏幕陷入沉默:“……” 敢情好,抓住一个靠蛮力的。 本来是想给叶茹茹抠细节抓技术,结果现在喻才知反过来被抓到水里一遍遍纠正技术。 叶茹茹坐在岸边靠着椅背,眼中挂着笑,继续吃她香甜的红薯片。 咔嚓咔嚓,一听就很脆很好吃。 “……”什么叫祸从天上来,喻才知此时此刻大概能完美诠释。 第282章 首秀(捉虫) 十二月初, 国际泳联短池世锦赛的枪声在加拿大温莎打响,种花队一共派出三十多名运动员。 叶茹茹一行人提前四天去了赛场,时间掐得刚刚好, 一天用来调整时差,剩下三天进行适应性训练。 短池比赛受到的关注度没有长池高,但对于运动员来说, 长短池其实是一个级别的比赛,两者之间并没有多少区别。 而且有时候, 长池奖牌反而更好拿一点。 ——因为大多数人的技术细节都没那么到位,平时都被长距离的游进过程掩盖,到了25米短池才原形毕露。 “哎呦烦死了, 我这转身怎么就是练不好, 一转身就比别人慢半秒,说丢人就是我了。” 商妍这两天已经快被这些搞疯了, 尤其是预赛和半决赛结束之后, 她已经接近崩溃状态。 平时100自只有一个转身, 大家好像都差不多,现在一个变三个, 她堂堂一个长池世界排名前几的选手差点连决赛都没进去。 正好看着叶茹茹在这边练滚翻, 她就过来取取经。 其实叶茹茹练滚翻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和每个运动员都差不多, 游到十米左右,再折身朝岸边前进,低头一翻,滚过一周再蹬壁而出。 但就是看着挺灵活的。 动作当然谁都会做, 差别多数在于翻完一周再蹬壁之间的间隔时间。 听上去简单, 好像动作快一点就行, 事实上如果只图快,很容易蹬歪了或者进入潜泳的角度不对。 蹬壁出来的发力方式也很有讲究,发力没发对导致初始速度损耗太多,还不如求稳翻慢一点。 总之,真的很难把握。 商妍真的特别佩服叶茹茹这样每次滚翻都又快又稳的人。 叶茹茹在水里真的就像小鱼一样,滚翻对她来说就只是甩个尾这么简单的事,到了接近池壁的位置,“啪”的一下一甩,等再看,她已经游出去一米了。 她连眼睛都不能眨,多眨两下,细节都看不清了。 而她自己就像是她的慢动作,像个生锈的齿轮,在岸边墨迹好久,对比不能再明显。 “小鱼”给她表演了两回,又灵活地游了回来,问她,“怎么样,看清了吗?” 商妍点头,“学废了学废了。” 叶茹茹很无奈,其实她有点不理解,为什么他们都觉得滚翻这么难。 对她来说,完全很轻松啊。 问她怎么做到的,就每天练一天,时间长了成肌肉记忆了,闭眼翻呗。 商妍琢磨了半天,无果,叹了口气,想起什么,吐槽道,“我感觉你去游50米真是亏了,应该来游100。” 她顿了顿,又改了口,“不对,游100也亏,你怎么不游800?” 叶茹茹:“???” 她得能游才行啊。 是说游就能游的吗,让她长距离拿牌,那还不如直接躺床上做梦来得容易。 叶茹茹开口,“那你怎么不游800?” 练长距离练多了,估计也不会怕滚翻了吧,之所以不行,还是因为练少了。 商妍张了张嘴。 ……有道理。 两人面面相觑。 恰在这时,喻才知跟左子皓来了,正在隔壁泳道热身,叶茹茹就钻过水线去了隔壁。 自己一个人训练太无聊,她就喜欢跟他们凑一组,顺便用速度欺负一下左子皓,把人吓得在前面游得飞快,生怕她在后面追上来。 不过最近左子皓也被抓着一起学技术来着,效果还挺明显,他这些天进步很大,她有时都摸不到他的脚了。 决赛场开始之前,央视直播间中,两位解说员在和观众们聊着天,谈谈这次比赛。 “这次我们熟知的选手叶茹茹报的项目比较特别,这时她第一次尝试50米自由泳的项目,听她的教练何昭宇说,她也是里约赛后才开始练。”李源跟观众们介绍着。 “到现在才三四个月,”杨恬感叹,“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不知道决赛能否给我们一个惊喜。” 李源点点头,“我有点期待,但是又觉得不能给她太多压力,毕竟是新项目。” 杨恬:“对,毕竟是新项目,争取站上领奖台就行。” 从预赛和半决赛来看,叶茹茹游这个项目并不是很出彩。 成绩还可以,但是在参赛选手中属于中流,并没有多少拿牌的把握。 这种情况放在叶茹茹身上简直太稀奇了。 ——通常大家都觉得她拿牌没问题,再不济也是争金保银,有朝一日竟然还能见到她争取站上领奖台。 按照杨恬的说法就是,50自这个项目发挥不出她的太多优势。 “其实吧,叶茹茹除了大家熟知的爆发力优秀,技术细节到位之外,她还是个策略型选手。” 杨恬解释着,“大家可能看不出来,其实比赛中每一段的速度都很有门道,何昭宇曾透露过,这些通常都是叶茹茹自己来决定的……” 而50米怎么说呢,虽然不能用“莽”来形容,但确实不需要太多策略。 “哇,妹妹真的好厉害。”陶子冉在膝盖上架着手机,托着腮。 作为忠实粉丝,这次她们又从东京转移阵地来了温莎,来看短池世锦赛。 她正坐在赛场中,好友凑在她旁边,两人一人一边耳机,一起盯着屏幕。 坐在比赛现场看电视直播,大概也没谁了。 前两天她们在网上晒了机票,引来了一堆羡慕的声音。 加拿大实在太远了,多数人都不会花这么多成本过来,只能在网上云看比赛。 她们应一堆姐妹要求多拍点照片,这次还专门带了相机来。 听起来追比赛好像是富婆的娱乐,但事实上她们真的还只是学生,机票钱都是平时省吃俭用外加兼职赚来的。 一年的赛季只有那么几个月,叶茹茹如果比赛没那么频繁,她们完全追的起。 相反,那些售卖的周边她们反而不会怎么入手,因为听说这只是一种宣传方式,选手们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