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外月驻足时,从黑暗里也走出一道人影。 红色衣袍绣有灿金的飞鱼,腰间压了玉环,通身打扮是江湖上少见的贵气,虽说那张脸是平平无奇了些,玉珍珍依旧确信自己从未见过此人。 但对方却利索地单膝跪地,双手抱拳,开口道:“臣来迟,让殿下久等。” 楼外月侧过脸,薄纱织就的笑意下不辨喜怒,这和他处在什么地位,身着何种服饰无关,王侯将相,草寇侠客,只要楼外月还是楼外月,他天生该受众生仰视。 一如当下,楼外月不发话,对方除了把头埋得更低外别无他法。 过了许久,又也许仅是刹那间,楼外月道:“你是来迟了。” “殿下受伤了,臣立刻——” “不必,还是你真觉得这世上有人伤得了我?” 沿着脸上那道狭长血痕,楼外月指节游蛇般缓缓碾过,以一种极其残忍的姿态将血线拉长,直至侵染唇色,他便无所谓地撩舌,将自己的苦痛细尝。 “也不是没有人。”他恍然道,“玉珍珍就能轻易杀了我,我本来就是要死在他手里的。” “住口!你在胡说什么!” “爹没有胡说,爹只是说了——好,是我错了,我在胡说,刚才的话都是胡说八道,玉珍珍不要和我一般见识。” 当着那下跪的男人,楼外月笑着去亲玉珍珍,快速地在青年气得发红的眼角啄吻数个,被玉珍珍狠狠打了,他才又遗憾地舔了舔嘴唇,动作跟野外那些进食完毕的猛兽如出一辙。 楼外月疑惑道:“你是来做什么的,还要我发令吗?” 红衣男子顿了顿,手抬起一挥,顷刻便有队伍从树林里鱼贯而出,训练有素地奔向战场,这支势力来路莫名,偏不可小觑,几乎是立刻玉珍珍便听见身后传来那帮江湖人的叫骂与痛呼声。 只有红衣男子没有离去,仍谦卑恭敬地跪在楼外月面前,光看他这藏锋内敛的气质,玉珍珍只觉与薛重涛方壁山那些人物不逞多让了。 赶在楼外月再度发话前,玉珍珍道:“百晓生?” 这回,无论是地上跪着的红衣男子,还是好端端站着的楼外月,都十分惊讶地看向玉珍珍了。 只是红衣男子一时回不过神,楼外月却在短暂诧异后莞尔,他眼睛闪闪发亮,眼珠子几乎黏在了玉珍珍脸上,怎么也看不够儿子似的。 “……是。”红衣男子道,“百晓生只是臣的化名,臣真名——” “为何称臣。”玉珍珍打断他,“我和楼外月都是江湖人,你不该做如此自称。” 红衣男子试着抬头,见楼外月没说什么,他沉声道:“小殿下有所不知,楼——令尊并非等闲江湖之辈,他乃当今圣上唯一的嫡兄,先太子……华玉镜。” “……” 在玉珍珍探究的目光下,楼外月笑吟吟地点头,点了头,又着重补充:“爹不是故意不告诉你,是觉得没必要,说出来烦心……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末了,楼外月还想再解释个几句,玉珍珍已深吸一口气,抬手制止了他。 青年眼里犹带泪光,憔悴容颜好比在泥泞里被践踏的花,那样美丽,那样凄惨,这其实是红衣男子在这八年间头一次见到他。 头一次相见……却不意味着红衣男子对玉珍珍全无了解。 恐怕在某种意义上,红衣男子比楼外月还要了解玉珍珍的本性。 他了解这个看似柔弱的青年有多大的勇气,多大的毅力,在父亲消失的岁月里,承担了多少不属于自己的责任。 他很清楚……毕竟监视,是他的本分。 所以他才敢带着人马赶到此地,他知道,有玉珍珍在一日,楼外月就是彻底走火入魔失了心智,都会守住底线不致滥杀,就是他和楼外月彼此心知肚明,朝廷这些年对华玉镜之子见死不救,楼外月……也不会杀他。 不会杀他,同样不会让他完成任务。 玉珍珍道:“这里没有华玉镜,先太子和我没有干系,但楼外月是我的,你别想带走他。” 是,楼桦当然会这么说。 楼桦,楼外月的儿子,比美玉更珍贵的玉珍珍,先太子华玉镜心性淡漠,空有举世无双的才华,却缺少身为人皇的担当,这其中含义复杂,并不单指他无意皇位厌倦权势,华玉镜确实……不似凡人。 他不具备人身为人该有的爱憎,二十年前当头戴冠冕的华玉镜自长廊下经过时,朝堂中便有老臣失言,说那里经过的不是太子—— 是九天寒月化作的妖魔。 华玉镜在一次围猎中失踪后,他的弟弟如愿登上了皇位,恐怕这位长久笼罩在华玉镜阴影下的君王从未停止过恐惧,即便华玉镜成了楼外月,他也要派人去监视楼外月的行踪,哪怕杀不了长兄……至少也要知晓长兄何时会来杀他,杀了他这个窃夺权柄的赝品。 华玉镜失踪后,君王恐惧楼外月。 楼外月失踪后,君王又疑心起长兄留下的儿子。 不杀了楼桦以绝后患,是因君王坚信那个无所不能的长兄不会简单死去,若真的杀了楼外月的儿子,日后必遭到楼外月的复仇。 做人还是谨慎些好,他的担忧果然成真。 红衣男子在朝堂与江湖间游走,见惯两面三刀虚情假意,他蛰伏在人心的暗面,接到监视楼桦的任务后,红衣男子在内心深处发出了冷笑。 天家凉薄。 既是凉薄,那这不堪的血缘中为何孕有楼桦? 种种思绪,红衣男子不愿再想下去。 到底是那个华玉镜的孩子,不去见楼桦,究竟是因为觉得没这个必要,还是因他已有所预感,自己的人生会与美玉一同碎裂。 但现在看来,皆大欢喜。 美玉不曾碎裂,满月仍旧高悬,他活着,陛下活着,所有人都有了圆满的结局。 只是那对父子离去前,楼外月回过头,留下了一句话: “告诉我那个弟弟。”他笑着道,“哪日得空,我会去见他的。” 哪日是何日。 这便是君王要思考一生的问题了。 -------------------- 下章完结。 第131章 120 枫华山之战,以江湖全面落败作为了尾声。 若不是少林的观南素有美名,在达官贵人间也能说得上话,各大门派此次被朝廷一网打尽也未可知。 ——这是江湖间流传最为广泛的说法,锦衣卫缘何在那时加入战斗,替天涯阁扫平了阻碍,又是因顾忌着谁而选择在一切落幕后悄无声息离去,事实到底如何,世人终究是不会知道了。 万欣也是在回到天涯阁后,才听玉珍珍简单做了解释,她虽服下救命的丹药,身上的伤却也是实打实不作伪的,足足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