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别上头,需要更长的时间,以及更严苛的条件。” 直到她穿越时,儿子同女儿一个样也没有被所有人接受。 传宗接代的人是儿子,富贵人家给女儿准备大笔的嫁妆,提前分割财产,这已经算是很疼女儿的父母了。 得亏云薇是靖王妃,又是闲聊而已,不然不知道多少卫道士们对云薇口吐芬芳,追着云薇‘教训’。 “先得提升赘婿的地位,当赘婿也能科举也能经商时,做上门女婿会……”云薇说着说着再次摇摇头,“算了,我随便说说而已。” 反对的声音太大,云薇没心思去同约定俗成的习俗抗衡,毕竟她有很多事去忙碌。 一个女学的普及已经让云薇很忙了。 姜氏在云薇离开京城前,叮嘱云薇别忽视陪伴靖王。 云薇本就不是一心搞事业的大女主,忽略靖王,忽视家庭,有些本末倒置了。 而且云薇觉得好的举措不一定适合当下。 云薇就是个寻常人,比当世人见识多一点,她即便能抬高赘婿的地位,又怎能保证政策顺利实施下去?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当世同样适用,好的举措一层层穿下去,有可能变成坏事。 历朝历代的变法成功得少,失败的多,主持变法的人哪一个不是在史书上响当当的大才? 准许大才主持变法的皇帝又哪一个不是想要突破求变,想要国富民安? 可支持变法的皇帝也会束手束脚,可见统治阶层的压力给到皇上有多大了。 除非是不得不变,或是已经国破家亡……不变大家都得死,才有可能打破条条框框成功变法。 杨皇后想赢,却忍着冲动,只在京城同皇上相争,只在朝堂一决胜负,很少牵连京外的地方官员,底层百姓更是感觉不到帝后相争。 她不愿意生灵涂炭,山河破碎。 云薇含了一颗梅子,微酸的味蕾缓解她乘船的眩晕感,她并非逃荒或是在乱世中艰难求生之人。 所求不过是国泰民安,永远太平。 治大国如同烹小宴,慎重仔细,当下不能用大刀阔斧的举措。 云薇能体会到穆阳的为难,穆阳连通卷毛后,难道不知道卷毛脑子里的政体同先进的举措是好的? 穆阳手握重权也不敢轻易实行,并非穆阳不是皇帝的原因,越是位高权重,站得越高,就越是谨慎,考虑得越多。 “等到了靖王封地,可以划出一块地皮试试看,伟人说过,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李侍卫默默盘算了一遍,“王妃,哪位伟人说过?伟人同圣人谁更厉害?” “你还不如卷毛,你看看卷毛都记得这位伟人。”云薇手指向正欢快摇着尾巴的卷毛。 此时,卷毛追着‘主动‘跳上大船上的活鱼跑,一只,两只,三只,卷毛的爪子轻松将一条条活鱼精准扔到水桶中。 今晚,又能吃全鱼宴了! 卷毛打算用全鱼宴讨好穆阳,求穆阳放过它……它实在是不想陪着穆阳特训了。 穆阳天赋异禀,千年难得一遇的天才,可穆阳的努力刻苦程度也是千年难得一遇的。 卷毛被穆阳操练两天已经承受不住了,它宁可下辈子还当狗,都不想再被穆阳操练。 操练卷毛时,穆阳用了自己那份训练量,丝毫没打折。 穆阳说过,要逼出卷毛最强的状态。 卷毛:感谢穆阳祖宗十八代。 李侍卫看着抓鱼的卷毛,很想说一句蠢狗,却不敢说出口,毕竟卷毛是犬神。 李侍卫以前很喜欢卷毛的,也想着养一只可可爱爱狗狗。 自从卷毛越发放飞自我,展现出自身实力后,李侍卫明白自己同卷毛的差距,已经跨越物种的不同了。 他一点不想养狗,看着狗就心烦。 为何? 打不过啊。 卷毛以一己之力彻底让见识过它神力的人彻底放弃养狗的念头。 万一他们也养了一只有卷毛百分之一厉害的狗,那不是养狗,是养一个祖宗。 “卷毛,李侍卫想知道伟人同圣人哪个更厉害?” “汪汪。” 卷毛对着李侍卫一甩尾巴,还用说吗?当然是伟人了! 李侍卫:被卷毛瞧不起已经是常态了,自己一点都不生气,老兄弟被卷毛屁股坐在脸上揉搓过呢。 云薇继续对着卷毛喊话:“你别白费力气捉鱼,阿阳不吃生鱼,你自己又不会做鱼,想要讨好阿阳,你不如去我船舱中把堆着的十几本账本看一看。” “汪。”卷毛的毛竖起,绝不,没得商量! 刚从帮穆阳清理陈年旧账中爬出来,卷毛是一只放荡不羁爱自由的狗,不想做一只盘账,算账,记账的会计狗! “汪汪汪。” 卷毛顺着大船的桅杆向上爬,爬到最高处,后退抓牢桅杆固定住身体,两只前爪腾空,仰着脖子学着月夜下头狼吼叫的姿势,“汪汪汪。” 云薇嘴角抽搐,“该给它找只小母狗来。” 李侍卫被卷毛气势震慑,一只本该做宠物的小狗竟有披靡天下的气势,他双腿略软,“卷毛大人是发情了?王妃,它喊得意思是……” 中二病没治了! 不过站在船头高喊一声,我是世界之王……云薇莫名觉得挺上头,谁还没在年轻时幻想过成为世界之王。 云薇给了李侍卫一个莫测的眼神,起身回到了船舱。 李侍卫一脸懵,他好像错过了很多精彩! 云薇拆开刚刚送来的女侯信件,只谈亲情的话,云薇不会给女侯回信。 这几次信件女侯拿兴办女学遇见的难处咨询云薇。 她不能不回信。 书信交流了几次后,云薇对同女侯书信往来不再那么排斥。 偶尔会在末尾叮嘱女侯保重身体,千万别累垮了自己。 女侯一心铺在教育上面,热情很高,同朝廷上官员争夺银子等资源,她整个人也瘦了不少,但是女侯的精神状态比以前更好,吵架声音都要大上不少。 在女学上,女侯冲锋在前,同反对女学的官员针锋相对,尽量为女孩子读书识字争取到更好的条件。 当然,女侯能屡次胜出,除了杨皇后在她背后支持之外,云默暗中帮了不少忙,姜氏也拿出大笔的银子专门用于兴办女学。 再加上云薇帮女侯拟定的计划书,女侯避开很多的陷阱,顺利开设女学,招收了第一批女童蒙学。 云薇看过书信,摇头苦笑:“送来晚了,我已经见过了明儿,看到了她身边的老妪。” 书信上,女侯字迹潦草,显得她很着急,想必得到消息后,女侯立刻就送书信过来。 云薇研墨提笔给女侯报了平安,吩咐李侍卫送回京城去。 书信中叮嘱女侯不必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