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114页(1 / 2)

<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秦琳又吃了一颗梅子,道:“不过突厥的事情应当已经了了,周稼据说要回京,陛下的封赏已经给了,突厥那位汗王看着对咱们陛下是情根深种,北边不足为虑,的确最近也没什么别的事情,大概陛下就是想动一动这些了吧?”

“说不清。”秦璐摇了摇头,“我反正看不出陛下想做的是什么。”

.

赵如卿的那让人识字的旨意传到市井之中的时候,百姓们的反应倒是与朝中并不太一样。

朝中吵嚷着应不应当、可不可以的时候,百姓却是特别乐意、相当兴奋。

谁愿意一辈子不识字呢?

若是能识字,便能读书,就算不去科考,还能做许多别的事情。

于是便有人跑到太学去询问,太学的学生知道这事情之后也是一番议论,他们还是学生,虽然不知道官长是如何态度,但心里却有个微妙的评判。

之所以说是微妙,乃是因为他们对赵如卿的旨意并不是完全的赞同。

当然了每个人都认识字是一桩好事——但若人人都认字,他们这些读书人又和那些普通人有什么不同呢?

到时候岂不是人人都识字,人人都能考科举,那他们将来岂不是比现在要难上百倍千倍?

当这件事情的后果与自己的将来紧密相关的时候,那理所当然地就会自私一些。

但这份自私他们无法宣之于口,只好违心地笑一笑只表示自己并不知道这些事情,得要等待官长们的吩咐。

.

渐渐的这事情在京中讨论更广了一些,秦璐重新上了折子之后,朝中诸位大臣们的争吵都被传到了市井中来。

顾兰之与闵颐等人在酒楼里面吃饭的时候,都能听到楼下有人在议论纷纷了。

闵颐洛鼎这些人自然是无条件支持着赵如卿的,他们也知道为什么赵如卿突然在这时候下了这么个旨意。看着顾兰之伸着头往楼下看了好几次,闵颐忍不住笑道:“君佩最近在工部,难道是没听说这个争吵的么?”

“听是听说了。”顾兰之把目光收回来,看向了闵颐,“就是没想到,在这还能听到吵这个。”

“君佩准备什么时候回弘文馆来?”洛鼎笑着给他倒了杯茶,“你跑去工部这么久了,还不打算回来啊?”

“种苗才刚长出来,等结果了再说。”顾兰之笑着接了洛鼎的茶,“弘文馆人那么多,少我一个也不少啊。”

“你不在,陛下对咱们都严厉许多,看着怕。”闵颐笑了一声,“老洛想让你来当挡箭牌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