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152页(2 / 2)

顾兰之道:“如今太学开了书斋正在教百姓识字,将来京畿各处的私学也都是要跟着一起教授的。京畿各处书院跟上,再接着便是全国各州郡的官学首先要开始做到这样教授百姓识字的指责,倘若连各州郡官学的情况都弄不清楚,到时候政令如何下达?难道圣上的政令是只打算在京城昙花一现么?”

这话堵得他们无话可说,便只好硬着头皮把这任务接下来了。

接了这任务并不代表他们就此认命,他们私底下便开始想办法是不是能把顾兰之从翰林院赶走,正大光明赶走大约是不行的,于是就只能想一些阴私法子——比如来挖掘一番他从前做过什么污糟事情,是不是可以翻出来大书特书,是不是能让御史参一本,是不是能让皇帝直接把他贬官?

一番挖掘之后,他们便是大失所望——顾兰之可以算是清清白白,并且无可挑剔,从魏朝到代朝,他便是什么污糟事情都没做过,行得端坐得正,就连之前他们以为他去工部做育种时候或许会有一些可以拎出来说的劳民伤财都找不到,唯一大概可以拿出来说的便是他的生母曾经是魏朝永王的侧妃,之前在京中似乎做过什么里通外敌的事情。

但……他的生母后来据说是已经逃走了,已经不在京城太久,他们想拿这件事情来做文章,似乎都显得太过于牵强。

而就在一行人垂头丧气的时候,忽然有人拿出了个颇有意思的事情说道:“倒是还找到一件,他之前收过齐国公府送过去的几个奴仆,后来是送到永安寺去了。”

“送永安寺?为什么是送去了永安寺?”旁边的人来了兴致,“这其中是有什么秘密么?”

第96章九十六官场上没有秘密

赵如卿看了一眼御案上那一叠厚厚的奏折,有些微妙地挑了眉头。

“这么多都是弹劾顾兰之?”她语气都显得有些奇怪了,“翰林院是有什么朕不知道的事情发生了吗?”

一边说着,她一边在另一边翻找了一下顾兰之的奏折,翻了好一会儿,才找到一本是说让各部和州府配合翰林院把各地官学情况进行调查的折子,内容倒是简单,也没什么花样文章来颂圣,乃是在上次提出此事之后,现在重新要求各部各相关的衙门要积极配合,否则事情无法继续推进了。

顾兰之到了翰林院之后,她才猛然发现这人行事利落有条理,都不太像之前在弘文馆时候的样子,这就让她感觉一开始便是把他放错了地方。

天下读书人多,但是能有这样条理手腕并行事果断的读书人却少,顾兰之这样不仅能看得清楚局势,还敢作敢为的,更是少之又少。

想了一会儿,她先把这封折子给批了,交给了一旁的右荣:“这封折子抄送了一下礼部,另外记得让闵颐拟旨,各州府是要准备官学上的事情了。等太学里面的讲义整理好了,翰林院把各地官学的情况汇报上来,就要准备让人把讲义也发到各州府去。”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