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唏嘘一阵也属正常。 但是—— “父皇,外祖父这事,你也不是头一次听了,怎的还会如此感伤?” 错了便受罚,大凉律法条文又不是摆设。 “外祖父他选择和吴穆同流合污之时起,便已经是背弃大凉,背弃您同我母妃了,您不需为他难过。” 王子犯法亦与庶民同罪,更何况太傅。 太子殿下也曾感念母妃对外祖父的敬重,想全外祖父一点声名。 可他事后想了想,外祖父狠心陷害苏尚书时可曾想过保全苏尚书这无辜之人一点名声? 无辜的人含冤莫白,有罪之人又怎么能奢求清白地走。 所以今日提审吴穆,太子殿下特意将中书门下与三司都召集在内。 是非公道自在人心,事实如此,剩下的,要他们自己分辨去。 陛下的愁绪与孤寡之感被冷血无情的亲子亲口打散,又开始没好气。 他自然是知道执玉说得都对,可那是太傅,承认太傅有罪,那被太傅教导的他又成了什么? 下罪己诏陈情自己识人不明? 太子殿下看得分明,其实这事走到今天,最可行的法子是有罪之人自裁。 于太子殿下而言,有罪之人按律伏诛才是最妥善的,但对父皇来说,不失皇家体面,不使朝廷被百姓诟病,比真相大白更重要。 “父皇既然悲伤,不若练一套五禽戏吧,与罪臣置气还不若多寻些法子延年益寿。” 父皇好好活着,他才能到北境守着兰时去。 陛下这下真的不伤悲了,他伤肝,“朕怎么生出你这么个逆子!” 太子殿下亲手端了茶给陛下消气,“父皇,您提起吴穆那乱臣贼子都未曾如此动怒。” 趁陛下饮茶的功夫,太子殿下叮嘱道:“延年益寿固然重要,您可别请道士炼丹,若那丹药当真有效,怎么从不见哪个道士活到百岁?” 他顶多能接受自家父皇请大相国寺的主持来讲讲经。 在陛下将茶盏举过头顶准备掷出去的时候,刑部尚书火急火燎前来觐见。 跪得格外虔诚,刑部尚书惶恐道:“陛、陛下,文太傅,他、他在狱中自裁了。” 等他发现的时候,尸首都硬了。 今早送进去的早饭分毫未动,“应当是送完了饭,他便——” 刑部尚书伏在地上根本不敢抬头。 抛开一切都不谈,文太傅到底还有个太子外家的身份,就算是罪恶滔天,若是皇家想保,也总有由头。 可现在,什么都没了,人在刑部监牢出了事,他这刑部尚书,难辞其咎。 太子殿下代父问道:“可着人验过,确定真是自裁?” 刑部尚书欲哭无泪,“回禀殿下,微臣来时,仵作医官皆在,都确定是自裁。” 太子殿下沉声吩咐,“你先下去,先将消息锁好,不许泄露半句出去!” 以死谢罪,的确能解困境,太子殿下也不只一次想过,破题皆系在二人身上,但他从没觉得他外祖父真的会寻死。 父皇念旧,外祖父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只要活着,总能有一线生机。 也因着这一点,太子殿下在拿到文太傅的罪书后将飞羽卫尽数撤了回来。 没想到,外祖父还能如此果决一次。 “父皇节哀,您不便出面,儿臣代您去。” 太子殿下心里这滋味也谈不上好,母妃敬重了一生的外祖父,就这样不体面地走了,面子里子,都没留下。 作者有话说: 本来想说平安夜快乐的,现在只能说圣诞节快乐啦 :感谢在2022-12-23 23:32:17~2022-12-25 01:24:3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cutehua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心素如简 10瓶;玻璃渣里找糖吃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72 ? 后事 ◇ ◎原来陛下还知道疼啊!◎ 从刑部尚书惶惶不安地进来, 到他暗松一口气离开,陛下一言未发。 兹事体大, 饶是太子殿下, 此刻也不敢贸然开口。 太子殿下与外祖父接触不多,所以谈不上有多亲近,但他知道, 他父皇视外祖父为父。 所以文家多年来的细微错处, 他父皇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除此之外,也会念着他早逝的母妃, 对文家宽容些。 有些话提起来便是大不敬,太子殿下不赞同,可他也不能真的不顾自己君父的颜面。 其实, 他父皇是想留自己这恩师一条命的,不说一如从前,但一定会许他安然终老。 陛下摁著书案旁铜铸仙鹤灯架的仙鹤额顶,被烫疼了手也浑然不觉。 陛下手下收紧,被烫一烫才能平一平心绪,开口尽是仓惶, “执玉, 你父皇是九死一生爬上这尊位的,朕并不避讳与你提及此事,这你是知道的。” “先帝最初并不属意于朕,兄弟皆非善类,朕只能藏拙自保,可太傅从来都是坚定地站在朕这一边, 哪怕最早时, 朕默默无闻。” 陛下与太子殿下不同, 陛下是凭着自己的本事长大成人的,先帝是好皇帝,但并非好父亲,他信奉高位是能者居之,几个皇子各凭本事争夺大位,没什么兄弟亲情可讲。 陛下一个并没得到什么势力辅佐的皇子,荣登大宝后自然会格外倚重对予他支持信任的臣子。 文太傅的谆谆教诲,言犹在耳,却没想到早已物是人非,陛下的这一番信任,到底是被辜负了。 “曾经说臣心不二的太傅,也会做下此等助纣为虐的事来,说到底,是朕的过失。” 卫国公府向来是效忠陛下的纯臣,不参与夺嫡也不涉党争,能明哲保身,但自然也失了那一份从龙之功,在陛下眼里只能算作无功无过。 也不完全无过,手握重兵,已经是错。 也正因此,卫国公府多年来如履薄冰,位高权重也不曾出过不孝子弟。 爱之适足以害之,这道理,太傅忘了,他也忘了。 而太子殿下,自幼得陛下亲自教养,母妃温婉,母后大气,为他开蒙的是直臣杜太傅,一直陪在他身边的,是不曾贪图过他什么的兰时。 他得天独厚,不必有人偏向自能成就大事,所以格外厌□□争。 太子殿下虽冷性却比陛下更适合为帝,陛下从没得到过的,一直都是太子殿下握在手里的。 也正因此他不需拉拢任何人,也不需任何谄媚,比起曾经一把赌来泼天富贵简在帝心的外祖文家,他更偏向只做纯臣的皇后母家。 陛下悲从中来,难以抽离,“朕还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