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40(1 / 1)

延玉,我也教导了你这么久的时间,你看功劳也看苦劳,怎么能够嫌弃我?”说着,他的手越往青年的衣服里面探去,粗粝的手指格外磨人。 “不行……如今方才中午时分……”钟延玉喘息,按下了男人的手,他和景孤寒做了个交易,让男人教导他处理政务,他便顺从男人的折枝之欢,可对方实在要得太频繁了些,他有时候都甚至没时间处理国务。 景孤寒知道他的担忧,俯身在他耳边低语道:“延玉放心,我已经弄完了今日的奏折,不用你cao心了。” 这一折枝便是到了下午时分,钟延玉浑身酸软,踹了一脚旁侧躺着讨好的男人,却被男人拉住了他的腿,“延玉别生气了,这不是还有时间嘛。” 琉青听到了内室的动静,隔着帘子询问,“公子,侍卫在外面等着了,说是要汇报皇嗣情况,您要见他吗?” 钟延玉揉了揉自己的额头,缓声回答,“你让他先下去处理吧,我今夜再在御书房见他。”他这情况,还要等身上的印记消下去才可。 闻言,琉青下去安排了。 后宫,清秋院内—— 江心月捏紧了手指,脸色狰狞,钟延玉成为了后宫和朝堂的掌权者,连景孤寒都站在了他那边,耳边传来的密报仿佛一把刀子插在她的心脏上。 钟延玉竟然从皇室两代中挑选皇位继承人! 那她留在宫中作甚?!本来就是听从亲顺王的命令,想方设法诞下皇嗣,以继承大统的,如今却都化作了飞灰!钟延玉根本就不想要景孤寒的子嗣继承皇位! “嘭!”手上的茶盏摔落在地,茶水溅了一地。 “钟延玉,你真是个狠角色!” 江心月深吸了一口气,怒火让她差点丧失了理智,先前景孤寒早就清算过一遍宫嫔人员,去普陀寺的去普陀寺,领个郡主名号要赏金的也回了家,甚至连熙妃也走了,她没有选择走,就是因为看重了景孤寒的后宫凋零,说不定她还有机会,看中的就是景孤寒还需要皇嗣继承皇位。 而她万万没想到,钟延玉他竟然发动了政变!成为了摄政皇后! 她不能坐以待毙,在这皇宫当中老死一辈子,以往只要亲顺王支持她,她便可以获得极大的助力,可现在她听闻亲顺王也有两个儿子被纳入了皇位继承人的选择当中…… 她一个外人,和自己的亲儿子之间,亲顺王只要不傻都知道选择谁,江心月捏紧了手帕,眼眸变得格外坚定,她绝不能坐以待毙! 钟延玉这几天都忙于政务,还有将那些符合条件的皇位继承人接到宫里面来。 整整八个皇嗣,大的十六岁,最小的不过一岁,还是嗷嗷待哺的小奶娃,从各个王府赶到京城,快的话三天便能到,晚的话也要个七八天。 当然随从这些皇嗣前来的还有奶娘和仆从,有些甚至惊动了主母,也随着一起南上北下,赶来京城,毕竟只要这些王府的王妃和王爷不是个傻的,也知道钟延玉此举的用意何在。 那可是皇位!将王位和皇位摆在一起,王位简直不足一提,更何况如今留下的王位不过虚名罢了,手上实权很少。 基于这层考量,聪明人都已经开始打起算盘,好好为自家嫡子谋划了,这今日一上朝,平日那些闷不吭声的少数王爷党羽,纷纷明里暗里鼓吹起来自家阵营的人,钟延玉将他们纳入了眼中,不禁挑眉。? 第一百一十二章 延玉,到底要如何?朕要如何,才能够挽回你? “不知皇后娘娘唤那些王爷子嗣入宫,所为何意?”赵丞相在这群人当中格格不入,便是第一个反对出声的。 “陛下如今正值壮年,名下皇嗣未必不可,本该充盈后宫,开枝散叶才对。” 钟延玉笑了笑,“赵丞相这话便是多虑了,本宫只是想着许久未见皇室亲戚了,该关怀一二,便让这些皇室子嗣回京一趟罢了,况且京中资源富足,这些皇室子嗣也该好好在国子监学习才是。” 他这话说得滴水不漏,让人挑不出错处,虽是想要选择皇位继承人,但嘴上说的是“关怀”,既体现了他的仁德之心,又彰显了赵丞相的狭隘。 更重要的是,谁不明白钟延玉莫名其妙的“关怀”是什么? 朝堂上王爷的残党不是没有,只是对朝堂的重大决策构成不了问题,可若关系到皇位的事情,简直蜂拥而上,若是他们跟随的王爷子嗣入选,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五个王爷的残余党羽加起来也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立即连声讽刺了赵丞相的狭窄之词,高扬钟延玉的仁慈之心。 “那些子嗣本也是皇家人,皇后一视同仁,带到京城好好教导有何不可?赵丞相也未免太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黎大人说得在理,况且这几年国家经济方有所好转,皇后娘娘体恤天下百姓,不仅减免赋税,还在宫中缩减开支,赵丞相为何要执着于选秀,如此耗费钱财和精力之事,也太不懂得勤俭了。” “都是皇家子弟,王爷们的子嗣为何不能入京?” …… 听着此起彼伏的反驳谏言之声,赵丞相心中生起来闷气,忍不住看向高位上神色自如的青年。 他实在不明白怎么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对方成长得如此迅速? 官员制衡官员的权术,对方倒是玩得明白了,甚至都不用钟家为首的武官站在他这一边就能压制着他的党羽—— 钟楚荀默默地站着,在一旁看热闹不嫌事大,钟延清看着这些文人官员的内讧,神色淡淡,直到高位上的青年呵斥了一声。 “这是朝堂,不是街口菜市场,你们文官若是一个两个无事可做,便去处理底下政务,这些人进宫之事已成定局,等他们到京之后,本宫便安排他们就读国子监。” 言罢,他的视线看向下面的一群官员,“你们可还有其他要务启奏?” 文官当中不再是以赵丞相为首,倒是刑部尚书率先下跪,“皇后英明!臣等无奏。” 话语中的讨好意味尽显,若不是钟延玉知道他的亲妹妹就是嫁给了良亲王做王妃,名下育有一嫡子也在此次皇位候选人之列,还以为对方是受自己捏着把柄所致呢! 此外还有礼部尚书,熙家熙尹也不甘示弱,“皇后娘娘放心,臣等定好好处理名下政务,定不辱皇后娘娘栽培。” 礼部尚书的亲姐姐嫁给了孝亲王做王妃,名下育有两个嫡子—— 钟延玉应了一声,旁侧的徐沉宣布退朝。 钟延玉出了朝堂,坐上车辇,继续看着名册,这些皇室子弟与朝堂官员的关系也是根盘错杂,除去良亲王和孝亲王都和刑部尚书和礼部尚书有关,还有亲顺王和恭亲王。 亲顺王的王妃是兵部尚书的嫡长女重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