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99(1 / 1)

就这样日盼夜盼,终于在她上班时,传来成绩揭晓的消息。 宁荞怔了一下。 “快去看看!”聂园长说。 宁荞回过神,立即往外跑。 军区大院离托儿所近,她平时上班不骑车,现在要去招生办门口看成绩,得步行。恰好这会儿托儿所进行大批量的采购,工厂里司机的开车将这单位所需的用品送到,还没调头,忽地见聂园长使劲招手。 “等一下!”聂园长喊道,“能不能送我们这儿的同志们一起去招生办?” 去招生办是顺路的事,工厂里的司机同意了,但直到载着一群人往招生办去时,仍有些懵。 军区托儿所是多好的单位啊,居然还要往大学考? 果然是有追求。 坐在车上时,几个同志的心都悬到嗓子眼,甚至没心思闲聊。 直到有人提起如果考不上该怎么办时,前边开车的司机说道:“考不上能咋地?还完蛋了?” “又不是人人都能当上大学生,年轻人啊,追求高是好的,但也得把心放平。”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反正你们都有好单位,考不上大学照样有饭吃!” 这话让所有人豁然开朗,包括宁荞。 就算高考失利,也不会改变他们的现状。 未来的路还很长,参加过高考,已经给人生体验添上丰富的一笔,这就足够了。 车子在离招生办不远处停下。 托儿所的同志们向司机师傅道谢,而后立马往人群里挤。 这是恢复高 考之后的第一届,只公布了录取线和过线名单。 招生办外贴的大红纸前,来来往往围了不少人,有人欢喜有人忧。看完过线名单和录取线之后,好些个同志愣了神,迟迟没有离开,于是围着的人越来越多,宁荞压根挤不进去。 挤不进去,还是得挤。 宁荞个子娇小,可她视力好,好不容易占到位置,余光瞄见熟悉的身影,发现是傅倩然。 “你考上了。”傅倩然指着大红纸张上前排的字,那是宁荞的名字,“快看,你考上了!” 周遭声音喧闹。 宁荞的心跳慢了半拍,目光望向红纸,看见自己的名字。 “倩然,你也考上了!”骆书兰也来了,惊呼出声。 时光仿佛停滞。 回到五年前,她站在家属院,发现自己和傅倩然都被军区小学录取的那一刻。 转眼间,五年过去了,发生更值得开心的事。 傅倩然激动地与骆书兰拥抱。 没过线的同志心烦,让她俩一边儿抱着去。 宁荞收回视线,往人群外走,脚步都是虚浮的。 她的心脏即将蹦出嗓子眼,迫切地想要和江珩分享这个好消息。 宁荞往军区跑。 她是真的跑着去的,不顾军区有多远,更不顾得跑到什么时候。 直到在半路,她遇见江珩。 江珩听说今日已经公布过线名单时,暂时无法抽身。忙完训练之后,才出了部队。 他想宁荞必然不敢看,自己得抓紧时间,去看名单,而后将消息告知她。 江珩希望宁荞能考上。 她的笑容总是明朗美好,他只想留住这样的美好。 然而,江副团长骑车到半路,发现他小看了媳妇。 宁荞早就已经去招生办看了过线名单,迫不及待地跑来见他。 十二月的天气,虽不及其他城市寒冷,可也有凉意。 宁荞穿得不少,还戴上她妈妈给织的围巾,只露出一张小脸。 她的发丝被阳光染成淡淡的金色,衬得皮肤更加雪白,一见到他,还没开口,已经忍不住在笑。 她笑得眼睛都弯了,表情很生动。 远远地朝着他奔去,扑进他怀里。 江珩及时刹车,长腿立在地上,维持住自行车的平衡,笑着将媳妇揽入怀中。 他就知道,结果一定是好的。 “你不哭吗?”他问。 宁荞在他怀里抬头:“为什么要哭?” “我以为你会喜极而泣。”江珩低笑,“还带了手帕。” 宁荞让他将手帕收好。 她一点都不想哭,反而是笑得嘴角发酸,有点累。 不过这样的快乐,实在是太有力量了。 宁荞希望她能笑得更久一些。 她扬着嘴角,眼里有光。 生活属于是有奔头! - 过线名单出来了,就得填报志愿。 每个人都可以填三个志愿,至于到时候被哪所学校录取,得等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才知道。 大院里考上大学的人不多。 宁荞和傅倩然过了分数线,还有两位分别是司令的闺女,以及一位文职干部的儿子。 考上大学的同志,这会儿可不能显摆,毕竟不少人的考试结果不理想,现在到处嘚瑟,可不就是缺心眼吗?江果果其实一直都很有眼力见儿,只不过以前她还小,性子骄纵,不愿意给大院里的大人们面子,现在她都已经是初中的学生了,在小嫂子的教导之下,她多少学会顾及他人感受,变得非常低调。 低调到就连白主任来家里敲门,她都没好意思笑。 大家伙儿心情都很低落,她还是别往人家伤口上撒盐了。 白主任看着江果果垂着眼帘的样子,还以为这孩子是舍不得她小嫂子。 可往前凑一凑,发现她憋着笑呢,再一问,这孩子也不设防,说出实话。 白主任:…… 总归是懂事了,也算进步。 白主任:“我家孩子去村委会借电话给我打过来,说是也考上大学了。” 江果果这才笑出声:“白阿姨,您早说呀!” 白主任来找宁荞,是想问她填报志愿的事。 两个人坐在书房聊了好一会儿,天都黑了,宁荞才送她出门。 等白主任一走,宁荞也开始和江珩讨论起自己要填报的志愿。 如果去西城念书,他们能经常见面,并不存在时间与距离的问题。 “但其实你更向往京市大学。”江珩说。 宁荞微怔:“你怎么知道?” 在宁荞十九岁那年,江珩拿了探亲假,和她一起回老家。 除了回安城之外,他们也去了京市的干休所,探望江老爷子。 当时从干休所出来,江珩带她回了自己从小长大的家。 那是两间挨在一起的四合院,宁荞在里边看了他母亲在他小时候写的日记,日记中记录江珩童年的点点滴滴。 那一刻,宁荞显然是有所触动的,而同样让她感到触动的,是从四合院出来,绕过弯弯绕绕的小巷,经过京市大学那一刻。 当时还没有传来高考恢复的消息,江珩看着宁荞望向京市大学的校门,看了好久好久。 没有一位学生,不向往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