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凡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 分卷阅读23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38(1 / 1)

的册子:“如今咱们长安城一百零八坊,多少有女医馆了?” 这个数,薛则是日日记在心里的,都不用查,直接就道:“算上这里,共三十七处。有助产士的,二十一处。” 李娘子先是惊讶道:“这么多了?”每日忙忙碌碌做生意日子就过得飞快,她总觉得薛大夫到这医馆才没多久呢,竟然已教出了这么多女医了吗?不过细算算,才发现薛大夫竟然也来此小十年了。 日子过得真快。 李娘子算过后又不由跟了一句:“还是太少了。”生孩子不比旁的,许多都是半夜发动,只好请坊内的产婆,若是各坊都有助产士就好了。 薛则面色很从容也很沉定:“总会再有的。” 李娘子问完了大事,心情很好道:“也是,听闻还有外头大夫的也来学?” 薛则点头:除了外地主动来求学的,朝廷派往天下各州的太医署医博士,也都换上了新的《医典》,里头也按着孙神医的意思,都添了妇人科。 只可惜这助产士,如今却难散往各地。毕竟这种操作技巧,还是得传帮带手把手教出来才让人放心。 如今却没有那么多女医(尤其是助产士),能够舍家撇业的往各地去教此法。 毕竟女医又不像太医署的官员一样,能得个朝廷的官位,被朝廷安排去各州,不但有文书有俸禄,一路还有官驿,到了地头还有官府的供应。 若无这些保障,让女医出远门,实是强人所难。 就先做好眼前事吧。 自废太子事后,薛则成了一个全无执念的人。 不去看将来,只先走眼前的路,就像,这新到亲仁坊的助产士,能让李娘子放心,薛则便也露出真切的笑意来。 只要今日比昨日好一点,哪怕好一点点也好。 * 正午时分,市鼓敲响,东西市霎时热闹起来。 医馆如此,骡马行自然也如此。 李娘子是一直忙到快日暮了,看市上已经人烟稀少,这才洗过了手甚至去里头换了件新衣裳,这才提着今日市上买好的点心,准备再去谢一回薛大夫。 她刚提着点心走到门口,就见一辆马车停下,车上下来一位绯袍官员。 李娘子连忙停步。 她只恍然看到这官员半张如玉侧颜,就有些惊讶——好年轻的绯袍官员。 在坊中的百姓不一定清楚,但在东西市的生意人,都知道官服的颜色代表的官位高低。 李娘子就见这官员入医馆内,行走间像是一片绯色行云。 * 薛则抬头,看清来人后笑道:“太史令来了。” 姜沃也笑问好:“薛大夫。” 临近日暮,医馆大堂里只剩下些零星来问寻的病人,薛则将事交代给其余大夫,带着姜沃到后面她的屋中去。 “太史令今日过来,是要接我进宫的?算着日子,武婕妤也快到了产期了。” 姜沃点头:“正是。” 如今是永徽三年的七月底。 距离姜沃从吐蕃回来,已经过去了一年多。 媚娘于去岁有了身孕,算起来,今年的七月底八月初正是预产期。 薛则点头道:“我早已收拾好了,随时可以进宫。”武婕妤才一诊出身孕,太史令就特来与她说过此事。三月前,又再次亲来相请,以便薛则早早将医馆之事安排好。 此时薛则拿出已经备好的行装。 “太史令稍候片刻,我再清点下需带进宫之物。” 姜沃就见薛大夫先打开一个木匣,将里面的产钳拿起来试过钳片的活动度。 薛则边试边轻声道:“我后来在医馆待久了,才听孙先生说起,太史令曾私下单独给过孙先生几本医书——而非给太医署,这产钳也是里头所记载的医具。” “太史令不为朝廷恩赏将此书交给太医署,实在是心思赤诚,为万民考量。” 薛则能想到,这种能解决难产的产钳,若是一开始出现在宫廷,那只怕就是宫廷秘术了。 姜沃望着薛则手里的产钳——产钳与剖腹产一起被称为妇产科的两大跨时代的进步。在没有完善安全的剖腹产手术情况下,妇人生产基本就是听天由命。直到产钳的出现,才大大降低了孕妇和胎儿的死亡率。 但…… 这样的产科神器,在十六世纪被发明出来后,却被隐藏垄断了近百年。发明产钳的家族,为了垄断这项能够解决大部分难产的医具,为了钱财和名声,便把产钳深深藏起来,甚至会在为妇人接生时蒙住妇人的眼睛,生怕泄密。[1] 所以姜沃从一开始,就没有考虑过把医书交给太医署。 薛则检查过产钳,又再次用棉布细细包起来。 她是信佛的,虽说因要诊治病人,平时手腕上不挂佛珠,但屋里桌上倒是摆着一串楠木佛珠。 此时坐在姜沃对面,边顺手数着佛珠边道:“有此产钳,可活人无数,这便是太史令的一桩大功德。” 姜沃含笑摇头道:“我拿出的只是一本书,若无人看,书便只是废纸——若有功德,也是薛大夫这数年辛苦的功德。” 薛则久在宫中,自然分辨的出什么是谦,什么是真。 眼前的太史令是真这么想的。 姜沃自是如此想来:她从未想过靠她自己一人,能做完这许许多多事。她能做的是拿出医书,交给合适的人,而永远不可能自己离开朝廷,来到医馆苦学医术,去学用产钳接生。 是薛大夫这近十年来的日夜不怠,才有了如今真正能用的产钳,以及越来越多的助产士。 薛则笑了,因怀念起故人就换了称呼:“小沃,文德皇后和你娘亲若是能见到你如今,必是欢喜。” = 薛则入宫后先去立政殿拜见皇帝。 李治扶起她不令行礼,略作打量后笑道:“夫人这几年倒愈发精神了——朕正好在给大哥写信,夫人要不要也捎带一封?” 薛则露出欢喜之色,谢过圣恩。 又道想先去看看武婕妤。 姜沃作为引导道:“我陪薛大夫一起去。” 因到了临产期,媚娘已经从立政殿后殿搬到安仁院,那里有专门布置的产房。 看过武婕妤后,薛则和姜沃才又回到侧殿来。 薛则道:“回陛下,武婕妤一切安好,人很精神,摸着胎位也很正。孩子也没有养的太大。”头胎的话,孩子养的太大确实不好。 李治听完,松口气笑道:“虽说宫里的大夫扶脉也说一切安好,但还是得夫人亲手扶过胎位,朕才能安心。” 这会子妇人生产,最怕听到什么胎不正,孩子要‘横产、偏产、倒产’的词。 姜沃虽然方才就听薛大夫说过了,但再听一遍还是很欢喜。 李治直接给薛则也安排了安仁院内的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