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凡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 分卷阅读35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58(1 / 1)

次数最多的朝臣。 看过这一只木箱,帝后二人就往后殿走去。 “陛下早些歇着吧。” 见媚娘坐在妆镜前,皇帝忽然想起一事道:“对了,媚娘,多给朕带两盒海棠色的口脂。” 媚娘正在取簪子的手就是一顿。 她从打磨的异常明亮的铜镜里,看到皇帝的身影。但到底是铜镜,看不清面色。 媚娘就转过头来,看着披着厚绒衣的皇帝。 京中多干燥,秋冬时皇帝也会赐给朝臣口脂。只是皇帝和朝臣们用的,多是只用蜂蜡制成的无色口脂。 此时皇帝特意要海棠红色的口脂……媚娘的目光落在他唇上,如面色一般淡白无血色。若是风疾发作时,还会泛起明显的瘀紫。 “好。” 皇帝要遮掩唇色。 原来,朝臣们皆知皇帝圣躬不安,黔州,却是不知的。 ** 十数日后。 洛阳紫薇宫的九洲湖上,一叶兰舟划过平静的湖面。 站在船头的船娘有些紧张,小心地尽量平稳地操纵着这艘小舟。 毕竟,里面坐的可是皇后。 “就停在瑶光台外。” 有声音传来,船娘连忙应是。将兰舟稳稳停下,又拴于岸边石柱,这才告退。 瑶光台是赏景台,无人居住。此时四下一片寂静。 姜沃推开所有窗子,看外头秋水长天一色,只觉神清气爽。 随口道:“不知陛下有无到万岭谷。” 皇帝此番出行的一应行程,都是苏大将军安排的,朝臣们也都不知——窥探打听圣踪也是忌讳。媚娘也从来不刻意去问,只是皇帝说起她就听着。 此时便回答道:“若是路上没有风雨耽搁,应当到了。” 圣驾离开洛阳城后,媚娘倒是比从前更忙——因皇帝不在,万事才要更谨慎。有些小疏漏,皇帝在时还无妨。若是皇帝不在,闹出什么事儿来,才显得她这个皇后无能。 因而直到今日,媚娘才有空歇歇,邀姜沃一起于湖上泛舟,还备好了酒馔。 ** 这日下晌,李治到了黔州万岭谷。 入谷后不久,转过一道山弯,便见豁然开朗,疏落几处房舍。 且说此处的房舍图,还是当年李治亲手交给兄长的,他自然在图上见过万岭谷的样子。 如今卷图成真——山明水秀,有竹林有清溪的山谷,几处房舍恰到好处地坐落在其中。 但真正走过去推门而入的那一刻,李治竟然有些恍惚:到底是画卷成真,还是他自己走进了画中? 大约是万岭谷没有其余人居住的缘故,李治发现,门上连锁条都没有,一推就开了。 他望着院中摆设:一株海棠树下放着两把躺椅,一如当年昭陵凝英殿院中。 方才门口的亲卫已经与他说过了,秋高气爽的时节,大公子都会上山。 算时辰,差不多快要回来了。 李治就走过去坐在其中一张竹木躺椅上,仰着头看云。 自从做了皇帝后,他好像也很久没这样看云了。 黔州多山,在此处看云,竟然真有些像昭陵处的青山白云。 * 直到门扉声响起,李治才坐起来,正好与进门的兄长四目相对。 一瞬间万般滋味涌上心头。 李治来之前并未书信告知兄长。 因此李承乾见到院中身影时,一瞬间是怔的,也有些讶然,但很快归于平静。 李治望着兄长——在他眼里,大哥与十一年前从昭陵离开时并无变化,令他安心。 虽说在李治眼里,兄长一切如旧,然在李承乾眼里,相隔十余年,弟弟却是变了的。 哪怕面容没什么变化,但多年帝王,早已由内而外改变了一个人。 虽说李治就这样简单坐着,穿着的也是常服,但李承乾却从他身上看到了曾经父皇的影子……不,是帝王的影子。是在一个位置上坐久了的烙印。 但那又如何。 李承乾开口如旧:“雉奴。” 听这一声,李治眼眶发烫,声音微哽:“大哥。” * 李治觉得,他到了万岭谷后,非等到大哥从山上回来,才一并去探望舅舅,实在是个正确的决定。 因舅舅见了他后,简直像是见了鬼。 先是惊怔了好几息,以至于李治都摆手让带来的奉御赶紧去扶脉,长孙无忌才反应过来。 接着便一连串发问道:“陛下怎么能离京至黔州?长安群臣可知?圣驾如何而来?这一路又是谁护卫陛下?京中诸事如何料理?若有军国大事,又该怎生报给陛下裁决……” 长孙无忌越说越焦虑,神色间全然是不可置信。 他这一串话砸下来,完全没有给李治回答的一点空隙。 李治甚至觉得,舅舅的病都被他刺激好了,起码质问起来中气十足的…… 倒是他自己开始泛起隐隐熟悉的头疼。 还好,这不是曾经永徽年间的朝堂上。李承乾很快在旁截断:“舅舅别管这么多了,雉奴既然至此,便是一切都安排好了。” 之后依旧坦诚而直白补了一句:“便是安排不好,舅舅也是管不了的。那何必问。” 长孙无忌:…… 李治见舅舅被大哥噎住,没忍住笑出了声。 之后轻轻咳嗽了一声收住笑,这才问起舅舅近来觉得如何。 长孙无忌只摇头道:“也并不是什么大症候,不过是人老而已。” 李治沉默片刻:“舅舅好好养着。” 之后留下奉御诊脉——也留给长孙无忌平复心情的时间。 他们兄弟二人则往外走去。 * 长孙无忌的屋舍在靠近后山处,出门就是园圃。 李治望着里面葡萄架子,笑道:“这些年每每通信,我知兄长是什么也种不活的,但舅舅种的的葡萄看起来倒是鲜旺。” 远看葳蕤绿色一片,翠亮可人。 “不过……”李治也有些疑惑:“这时候秋日了,葡萄该成熟了吧。” 他虽然现在看奏疏上的小字费劲,但视力也没差到分不清绿色和紫色。按说现在葡萄架上,应该有累累紫色葡萄串垂着才是。 李承乾略微沉吟一二,终是诚实道:“前两年,舅舅的葡萄养的还是不错的。但从去岁冬日起,舅舅身体不好,我就偶然来帮着打理一下。今秋就没怎么结果子。” 李治闻言,对园圃里的葡萄苗肃然起敬:原来是从舅舅手里到了大哥手里。那还鲜旺地活着就很顽强了,倒也不能对它们要求太多。 李承乾又道:“虽说结的少,也不是全然没有,咱们进去找一找吧。”总不能雉奴千里迢迢来一趟,一枚葡萄也吃不上。 两人走进园圃后,李承乾先去拿了桌上放着的一顶大的竹斗笠递给弟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