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那几户最穷人家的路并不好走,胤祉好不容易到了半山腰,看了看那三家的破茅草屋,抬步走向较为整洁的那一家。 侍卫敲了门,很快院子里的茅草屋就开了门,一个瘸腿的老头子满脸惶恐地来开门。 “哎哟,来了!贵人们有事吗?” 其他人也不知道胤祉来干嘛,还是步山最了解他,这时便笑着说:“老丈,我们小主子没见过茅草屋,特意来看看呢。” “哦哦哦!”老头掩饰不住眼底的错愕,但手脚动作并不慢地连忙开了柴扉,“快请进、请进!” 侍卫们当即就要先于众人进屋搜寻,看有无危险,被胤祉阻止:“你们,在外面,等!” 赫奕愣了愣,正要劝诫,胤祉又指着他道:“你跟着。” 赫奕稍一斟酌,便令其余侍卫在这屋子周围布防,自己跟着胤祉进去。 胤祉带着吴尔衮、步山、李荣保和赫奕进到院子里,看到有石桌石凳,并未进屋,因为这一户已经穷到,就只有一间不大的住人的茅草屋。 老头进屋喊了屋里的人出来见礼,是两个看着才六七岁的小孩儿,一男一女,衣服上打满了补丁。 步山主动搭话:“老丈,这是……” 谁知老头当即就压着两个孩子双膝跪下回话,“贵人,这是小老头的捡的两个孩子,父母都……不在了。” “几岁了?” “都是九岁。” 胤祉一怔,这两个小孩子又瘦又黑,小小只的,看着只有六七岁,没想到跟自己是同龄。 步山让三人都坐下了,才继续问:“那你们三人平日里以什么为生?” 老头顿住,“呃……小老头带着两个娃儿捡柴火卖给员外家,小子给员外家放牛看了一片李子林,妞儿干家里的活儿。” 步山问:“你们不种地吗?” 老头苦笑着摇头,“小老头腿脚不便,佃田都种不了,只好叫这两个孩子跟着一起吃苦了。” 胤祉听着有些难受,他知道就算在自己穿过来的时代,也有很多过得很穷苦的人,这是不可避免的。 但今日他既然看到了,就不会视而不见。 他写了几个字给步山,步山便继续跟那几人聊天,了解村里的情况。 他注意到,说到村长和李员外的时候,老头的神色是挣扎犹豫的,但最后也没说他们不好。 胤祉听了他们说话的内容,有了初步的判断:李员外算不上十恶不赦,但盘剥起佃户和村民来也没留情,村长大约也是靠着李员外的,村里人只能说饿不死,可一旦有天灾就不一定了。 “你,过来。”胤祉忽然指着那个女孩说。 众人皆是一惊。 倒是小姑娘并不怵,站起来,半躬着身走到胤祉跟前:“小贵人安好!” 胤祉之所以叫她,是因为她发现小姑娘不怕生,偷看了自己好几次,眼里的神采跟老头的麻木痛苦是不一样的。 胤祉笑了笑,“我只是,想问你,想过,长大,做什么吗?” 他说话磕巴,但小姑娘只当他是说惯了满语的贵人,汉话说不好,想了想回道:“小贵人,长大后我想嫁去草原。” 胤祉:“哈啊?” 小姑娘:“我在连环画上看到了,草原的女子可以骑马射箭、放羊牧牛,自由自在。” 胤祉愣住。 小姑娘后面说的这些话,都是他在《智斗偷马贼》里,写的台词。 所以他这是,偶遇了书粉一枚吗? 只是好像有点跑偏了吧? 他好奇地问:“你有书?” “有!”小姑娘的眼里神采更盛,“连环画才两百文,爷爷就省吃俭用给我们买了。” 第112章 第 112 章 众人讶异得面面相觑, 然后又齐齐去看那岌岌可危的茅草屋,两百文, 够这一家子吃用很久了吧? 步山小时候也是苦出身, 他仔细观察一圈后,不禁对老头竖起了大拇指。 “老丈,您真是有远见之人!” 被贵人这么夸, 李老头都不好意思了, “嘿嘿,咱都老了, 没什么指望了, 苦一苦, 能叫孩子读上书,就什么都值了。” 他不好意思说,最近一年就是因为攒钱买书,他们一家过得有多苦。 胤祉投以赞许的目光,又看向小姑娘,直接纠正她的错误观念:“蒙汉, 不可、通婚。” “啊……”小姑娘顿时一阵失望。 步山笑道:“姑娘,蒙古草原也不像话本里那般好的, 你看的是《智斗偷马贼》吧?那两个主角, 可都是贵女。” 小姑娘闻言恍然, 更加失望了, 脸也红了, 她一个草民, 竟然肖想贵女过的日子? 真是既有罪, 又丢人! 只是这时又听那位贵人小主子问她:“识得、几个字?” 小姑娘听到这个顿时来了精神, “我和弟弟, 将连环画上的字都识得了,还会写呢!” 这么厉害? “谁教的?”胤祉好奇。 “村里的老秀才,我们帮他们家干活,求他教我们的!” 步山问:“村里还有老秀才,不去考取功名吗?” 小姑娘老成地叹息道:“考了,从三十岁考到六十岁,就是中不了举。” 这是古代读书人的常态了,历史上蒲松龄也是十九岁考中秀才,到了七十岁才中举……只能说,正常。 “秀才,住哪里?” 小姑娘手往一边院外一指,“喏,那里!” 就在他们家隔壁,是村里最穷的三户之一。 众人:“???” 步山疑惑:“一个秀才……无论如何也不该落魄至此吧?” 大家都知道,考中秀才了就不用交税,所以很多人会将田地挂在秀才名下,自然会给对方些好处。 小姑娘道:“因为他不死心呀,让他的儿子孙子都读书,没有钱交束脩他就自己教,但花用也大,只靠家里的女人种地,自然穷的。” 啊这……就跟科举死磕上了吗? 小姑娘看大家神色,又连忙找补:“但他们家都是好人哦,不像另一家穷的,就是懒出来的!” 胤祉打算一会儿去秀才家看看,就没再问他的事情,转而又问那小男孩:“你呢?” 小男孩愣住:“啊?” 步山:“小主子问你今后有没有什么打算?” 小男孩比小姑娘紧张多了:“我我我……佃林子,存存钱,读读读书!” 胤祉:“佃林子?” 步山同步翻译:“佃林子就能赚到钱?你有好法子?” 小男孩太紧张了,小姑娘就替他答了:“他跟村里最会种李子树的树根叔学了点本事,看了《红薯救荒记》后,想到能把红薯种在李子林里,到秋天就是双丰收了,总会比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