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好的。” 这回轮到胤祉愣住:“套种?” 这两个字大家都没听懂,步山也不懂,倒是赫奕知道,他便给大家解释了一番套种原理。 “这是迟老在农书上教过的,你小小年纪能想到这个,很了不起了!”赫奕顺带还夸了小孩。 小男孩激动得脸更红了,却因为没跟贵人打过交道,不知道说什么好,反而磕了个头。 赫奕:“……” 胤祉想了想,写下套种注意事项,让赫奕讲给小男孩听。 他对农学的东西不熟悉,只是知道概念 ,所以写的都是大方向的,具体怎样最好,还得实践出来。 小男孩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用心地记下:“……嗯嗯,栽种间距……嗯嗯,光照……嗯嗯,这样堆肥啊……” 赫奕解读完,不止小男孩对胤祉崇拜不已,赫奕也对这个未来‘师侄’刮目相看了。 小姑娘没忍住问:“贵人金尊玉贵,也懂种地么?” 步山时常跟着胤祉,知道他的那套理论,“这些都是书本上学的呢,但具体如何种,还得看当地水土和天气等,所以小主子常说,自己只是纸上谈兵罢了,你们要是能种好,那才是本事。” 步山说了很多,但小男孩听到那句‘都是书上学来的’就震撼到了,他更坚定了以后要攒钱读书的决心了。 胤祉还想去秀才家,便示意步山小姑娘一点赏钱,就要离开。 谁知小姑娘突然跪下说:“贵人小主子,钱我不要,书上不是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吗?您这么有本事,能不能教我一样?” 小姑娘这话一出,所有人都彻底被她惊住了,谁也想不到,一个山村里的小姑娘,能说出这种话来? 步山给的,可是两个银锭子,足足二十两银,够他们一家生活好些年了。 不过稍微一想,似乎又合情合理:因为这句话在《红薯救荒记》里出现过,是涧中鱼先生想要教给世人的道理。 小姑娘是个能活学活用,举一反三的聪明人。 胤祉愣了好几秒,才对她说:“我再,想想。” 他没有立刻答应下来,才是对这件事的慎重,那二十两银子也收回来了。 胤祉若有所思地去了隔壁秀才家,老秀才可比李老头要积极多了,早就在院子里头张望着了,见一群人过来,连忙开门行大礼迎接。 “免礼。” 胤祉同样没有进屋,老秀才很积极地道:“贵人可要见见我家其他人?” 胤祉摇了摇头。 老秀才心中大感遗憾,又问:“贵人有何差遣,请尽管吩咐!” 胤祉看时辰也不早了,便道:“考考你。” 老秀才心中一喜,觉得平步青云的时机来了,连忙又行大礼道:“贵人请考。” 胤祉看向赫奕,赫奕愣了愣,“我来考?” 胤祉点点头,费耀色把赫奕夸得天花乱坠的,说他有其祖父之才,又有其父的刚正,总之是文武全才,人品也好。 赫奕领命,当即出了几道题,要老秀才立即口答。 谁知老秀才紧张得声音颤抖,脑子一片空白,就跟这几十年他数次入考场时一般,什么也答不上来。 胤祉:“……” 赫奕只好放低难度,让他讲学《孝经》,他仍然说不出话来。 胤祉:“…………” 这时,屋里冲出来一个小少年,在几米外跪下解释,“贵人恕罪,小人的爷爷一考试就擅忘,其实学问是好的!” 胤祉懂了,就是一考试就紧张,发挥失常。 赫奕也是服了,看胤祉没有生气,便对少年道,“那你来答。” 少年倒是自信满满地答了全部题,胤祉听得出来,水平还不错。 赫奕问:“你考童生试了吗?” 少年:“考了,已过了县试和府试,待明年便去考院试。” 赫奕不由目露赞许,“好好考。” 胤祉这也算是试过了老秀才的教学水平,他在纸上写了几句话给步山看。 步山看完就问老秀才,“你可愿在村里办学堂?” “啊……呃,”老秀才还没从考试的紧张里缓过来,下意识道:“没、没钱。” 少年连忙找补:“我爷爷是说,村里 人也交不起束脩。” 步山笑道:“咱们小主子呢,从小心善,他想要帮你们办一个‘慈善学堂’,束脩由他来交,您看需要多少银子能办起来?” 一听这话,秀才的脊梁骨一下子就挺直了,做梦一般直视全场最尊贵的小贵人,激动得红光满面,“您、您是活菩萨啊!” “噗!”吴尔衮实在没绷住。 这一笑让胤祉也红了脸,因为身份的原因被掩藏的社恐问题也冒了出来。 他倏地站起来就往外走,“步山,你谈。” 老秀才和少年:“???” 胤祉身边的人除了赫奕都习以为常,步山直接留下来,和老秀才详谈,胤祉就先走了。 这半山腰还有一户特别穷的,但小姑娘说了人是懒才穷的,胤祉也没了兴趣,就往山下去了。 赫奕悄悄问李荣保:“三爷不喜欢人家说他是活菩萨?” 李荣保憋笑:“别多嘴,三爷听得到。” 胤祉下山就被大阿哥逮到了,“好啊三弟,你偷偷遛到哪里玩了?!” 此时已近黄昏,晚照把一树树梨花都染成火焰般的色彩。 胤祉一转头,就看到兄弟姐妹们已经收获满满地,从另一个山头下来了。 胤祉不欲多谈,正经道:“迷路了。” 这理由明明很扯,但是配上胤祉坦然且真诚的眼神,大阿哥居然信了。 “哎呀,大哥错怪你了,你也别难过,我们猎到一头鹿,一会儿烤了,最好的那块肉给你吃!” 胤祉脸不红心不跳地应下,“谢谢大哥!” 其余人:“……” 算了,老三一定有他的要事,不跟他计较了。 康熙秉承着不扰民的宗旨,早已带着两位皇太后赏过花、看过庄稼,回营地了,只派了几队侍卫外出寻人。 胤祉回到营地,没多久,步山也回来了,给胤祉说了个建学堂的数,老秀才是个实在人,说一年只要二十两银子,其中包括给他的薪俸。 说完这个,步山又说起一件趣事:“原来秀才隔壁那个叫妞儿的小姑娘,买了《智斗偷马贼》,又磨着秀才教会了上面的字后,就把连环画以一文钱一天的价格,租给别人看了。” “嗯?”胤祉感兴趣了。 步山:“如果让妞儿讲话本故事,就另外给一文钱,如果想学字,就一个字一文钱。” 胤祉觉得好玩,好奇问:“赚钱没?” 步山笑道:“奴才后来去问了妞儿,她说赚回了八十多文钱,又用其中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