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凡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我死后老婆当了皇帝 > 分卷阅读4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49(1 / 1)

看,辽通太守会意,挥手让伺候的下人们都出去。 也不知他们都说了些什么,总之到了第二天早晨,一千石粮食就凑齐了, “城里的商人听说是为赈灾,都把手里的余粮捐赠出来,大伙儿齐心协力,也算是咱们辽通为百姓做的一点儿贡献了。”太守冲云枕寒笑,眼睛眯成一条缝。 看着实打实的粮食,云枕寒的脸色缓和不少,冲太守一拱手:“多谢,我回去会向皇上禀明的。” “一点小事,不足挂齿。”太守连连摆手。 驻扎在辽通城外的军队再次拔营,跟随云枕寒一行离开。 云枕寒实在好奇,驱马与朱隼的马车走在一起,透过马车上的小窗问他:“这太守竟然会松口,你们昨晚说什么了?不会就因为你骗他你是太子的人吧?” 朱隼看看四周,没人注意,打开扇子掩住嘴,低声道:“有这个原因,不过还不够。我们商量好了,到时候等你回京参上你一本,说你带着不少士兵,利用赈灾的名义,强行低价征收米粮高达三千石,中饱私囊了不少。” “三千石?明明只有一千石!而且到时候都是发放给灾民的,这种子虚乌有的事情,皇上肯定不会信。”云枕寒咬牙道。他一直和率直爽快的武夫打交道,不知道这世上有人上下两张嘴一碰,就能给别人头上安上莫须有的罪名。 “辽通的商贾可都是证人,正好有你这个冤大头,不得把那些旧账坏账都栽在你身上啊?”朱隼合上折扇,安慰云枕寒,“别生气,这不是骗他的嘛,到时候回了京城有霜华给你撑腰,不怕这等小人的诬陷。” 云枕寒敛下情绪:“不管怎样,这次的事情谢谢你。撑腰还是算了,不要把公主牵扯进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里来。公主的位置看似崇高尊贵,实则有很多身不由己,你陪伴公主这么多年,想来这些道理,肯定比我更清楚。” 朱隼点点头,他敏锐地察觉到云枕寒的话语有些怪,但是细想又觉得没问题,自己和霜华自幼相识,到现在确实有很多年了。 作者有话说: 久等了,周更计划失败于卡文。谢谢大家的评论(???`?)努力赶进度,让???早日见面? ?)?*?? 第三十三章 修堤 【如今京城桂花正盛,想请求公主帮忙采摘一些桂花,等自己回京酿给公主尝尝。】 云枕寒此次除了带上医官,还从水部司内带了一位掌管河渠修理的水部郎中,毕竟云枕寒只知会有洪灾,不知具体应当如何防范。 流经西北最大的河流是黄河,顾名思义,河水昏黄浑浊,常年携带大量的泥沙冲击下游。长久以往,使得西北支流的河床都要高于地面,其中以鸣风、丹宁、城固三个地方最为严重。 往年西北干旱少雨,河道里的水量不丰,高于地面的河床两侧的堤岸倒也能撑得住,也就无人提加固河堤一事。 所以现下除了云枕寒,无人知道,大旱后会下数日的大雨,汹涌的河水从上游咆哮着冲下来,这年久失修的河堤连一日都未撑住,洪水肆虐,连淹三城。 离下雨还有一月时间,若是云枕寒依次去往鸣风、丹宁、城固,一一监督修建河堤,时间上根本来不及。 按照赈灾的计划,本来云枕寒要去灾情最严重的丹宁,不过在水部郎中的建议下,云枕寒最终留在鸣风城。这里河流流速最低,泥沙淤积最多,所以河床也是远高于地面,决堤风险最大。 剩下丹宁与城固这两个地方,云枕寒分别派出一部分士兵带着物资,让他们辅佐当地太守来修建堤坝。 从辽通一路走到鸣风的路上,云枕寒碰到不少流浪乞讨的青壮年,大多是因为旱灾出来讨生活的,云枕寒在朱隼的建议下,将他们都暂时收到军队里。 当然,这些人只是云枕寒出于好心才收留的,以后他们若是找到合适的出路,云枕寒也不会阻拦,所以这些人严格来说并不算军队的人,明面上云枕寒统领的人数还是二百人。 至于之后这些人感念云枕寒的救命之恩,即使不能编入禁卫营也要效忠云枕寒,成为云枕寒手下一支外人并不知晓的队伍一事,那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太阳仿佛不知疲倦一般,高高悬在上空,炙烤着笼罩在阳光下的一切。 云枕寒一行人到达鸣风城,在太守的帮助下,了解到城里的受灾情况。 周围的河流都断流了,河床露出嶙峋的石头。倒是还有几口井能打出水,不过只堪堪够人饮用,远远不够浇灌田地的。 地里的庄稼早已经枯死,焦黄的叶子倒伏在龟裂的土壤上。 云枕寒与朱隼商量一番,先是令太守召集人手,开设粥棚,为百姓施粥。 其次是命人在排队领粥的队伍旁宣传,说要召集工匠和苦力加固河堤。 队伍里的人听到这个消息,有疑惑的,有支持的,大家纷纷小声讨论着。 “还修什么河堤啊?河里都没水了,这不是白费力气吗?” “是啊,咱们这本来就常年干旱,修河堤有什么用?我看这官员就是借着这名义捞好处的吧?” “俺不管这么多,大人给了俺吃的,就是好人,俺全听大人的!” “反正我不去,现在有吃的有喝的,能过一天是一天。” 次日一早招工的告示就贴在了城门口,上面说要招收工匠和苦力修建河堤,工匠一天可得一百文,苦力一天可得三十文,除此之外,一天还管两顿餐食,有稠粥和馒头。 这告示一出来,很多人都蠢蠢欲动了。毕竟施粥棚每日只提供两顿稀粥,老人小孩倒能吃饱,对于青壮年来说还不太够,再说了,干活就有银子拿,等以后灾情过去,不管是留在鸣风城或者是去别处谋生,钱都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天开工就召集了五百余人,过了几天,人数少了些,稳定在四百人。 因为要赶在洪水来临前加固好河堤,所以这次的活计确实有些辛苦,要从早晨一直干到晚上,刨去吃饭及休息的时间,每天足足要劳作五个时辰。 大旱这几月,许多庄稼地都荒废了,也导致很多人无所事事,这清闲了许久,一下子要干这么重的活计,有的人吃不消,干了几日就不去了,想着反正有不要钱的粥喝,白费那些力气作甚? 照目前的速度,有可能来不及赶在下雨前修好河堤,云枕寒有些发愁,实在不行,他只能让军营里的士兵们也去修河堤,不过这是万不得已的做法。 现在灾情未过,人心浮动,别看施粥棚里大家都老老实实排队,并不争抢,那是因为有士兵们看管着,若是到时候没有士兵镇压,发生一些暴乱也未可知。 云枕寒名义上为赈灾大臣,可他并没有以此自居,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