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电闪雷鸣,太子季怀仁头疼欲裂地醒来,入目是一片锦绣罗帐,他恍恍惚惚地坐起,不知今夕何夕。 一旁候着的小太监揉揉眼睛,小声问太子有什么吩咐。 “点灯。”季怀仁开口,声音带着一股初醒时的沙哑。 小太监依言点起灯,一并将鎏金兽形香炉里的熏香点燃。 袅袅白烟从香炉里升起,清冽的瑞脑香气慢慢充满寝殿。 季怀仁低下头,看到自己身上杏黄色的寝衣,上面绣着四爪的蟒纹。他再抬起头,透过不远处的铜镜,看到自己现在的脸,那是一张二十余岁,属于年轻的太子的脸。 这是怎么回事?季怀仁有些疑惑,他明明早就死在三皇弟的剑下了。 只不过魂魄不曾消亡,看着三皇弟又被四皇妹杀死,看着四皇妹登基为帝,不,不应该再叫四皇妹,严格算起来,应该称呼凌霜华为皇弟了。 季怀仁的魂魄在皇宫里飘荡了十余年,看凌霜华励精图治,勤政爱民,他心中不觉得嫉恨,只庆幸天下苍生能有一个好皇帝。 如今一睁开眼,怎么自己又回到当太子的时候了呢?季怀仁站起身,一旁的书案上堆积着书卷纸张,是西北的河流分布图,还有治疗瘟疫相关的医书。 “太子,”小太监递上一杯热茶,“这会儿才三更天,您只睡了不到一个时辰。” 季怀仁握住杯子,神情有些茫然。他脑海中今日在皇帝书房里的谈话告诉他,皇帝想以丹宁一城为代价,阻断瘟疫的传播。 或许是做鬼久了,少了些为人时的七情六欲,季怀仁现在只想着,我本就是一介游魂,为何要去趟这趟浑水? 季怀仁在桌前枯坐了半个时辰,耐不住小太监的劝说,又躺回榻上小憩一会儿。在沉入梦境之前,季怀仁终不忍百姓受苦,依旧决定明日自请赈灾。 次日清晨季怀仁刚睁开眼,就听得太监来报,说四公主求见。 四公主?季怀仁脑海中闪过一个模糊的少女的身影,开口道:“请她进来。” 季怀仁匆匆换了衣服,出来便看到凌霜华端坐在桌子前,手里还捧着一杯茶。 看惯了这人一身明黄龙袍,面容冷峻的皇帝模样,再看他现在长裙曳地,宁静美丽的公主模样,季怀仁不由得想偷笑。他心中这么想,表面上依旧温和,开口道:“不知四皇妹一早前来,所为何事?” “叨扰皇兄了,臣妹想请皇兄帮忙,让臣妹前去丹宁赈灾。”凌霜华放下茶杯站起身,向太子深深行了一礼。 第三十五章 丹宁 【那人此刻正在京城,不会出现在千里之外的丹宁。】 季怀仁微微一愣,前世这个时候凌霜华韬光养晦,且又因着“女子”身份,从来不插手朝堂之事,如今怎么要出手揽下“平定瘟疫”这等麻烦事呢? 脑海中的记忆告诉季怀仁,凌霜华与这件事情的唯一联系,就是他的驸马云枕寒此刻正在丹宁。 难道凌霜华是为了救云枕寒?季怀仁忍不住摇摇头,虽然他不应该对别人的家事置喙,可是驸马与公主不和,偏宠小妾的传闻上辈子整个京城都知道。再说了,这两人都是男的,怎么可能擦出火花? 算了,季怀仁叹口气,不必纠结凌霜华为何如此,反正他这辈子会帮助凌霜华登上皇位,最好还能顺便改变一下自己早亡的命运。他想游历九州,去亲眼看看那些名山大川,而不是以魂魄之身被禁锢在皇宫,整日看凌霜华面无表情地批阅堆积如山的奏折。 “皇兄?”看季怀仁半天不应,凌霜华不由得出声提醒。 “啊,是,没想到皇妹如此心系百姓,真是巾帼不让须眉。不瞒皇妹说,本宫昨日就是进宫与父皇商议去丹宁的人选去了,可一时也没有讨论出个结果,既然皇妹有这份心,本宫一定会帮忙举荐的。” “多谢皇兄。” “不必言谢,这会儿也快到时辰了,本宫这就进宫与父皇建议,皇妹不若先回去,等有消息了本宫即刻派人通知你。” “好,”凌霜华点点头,“静候皇兄佳音。” 早朝一结束,季怀仁就跟着皇帝去了御书房。 还没等季怀仁张嘴,皇帝先开口了:“怀仁,朕知你心地善良,只是这瘟疫是天灾,非人力所能抗衡。你身为太子,身份尊贵,不可有半点疏忽,莫要再说你去丹宁这类荒唐话,朕不可能同意。” “父皇,儿臣并非要亲自前往,儿臣想向父皇举荐一人。” “哦?”皇帝松了口气,同时也有些好奇,“是何人得了你的青眼?” “回父皇,是四皇妹,她的驸马云枕寒正陷于丹宁城,如今生死不明。儿臣想着让四皇妹前去,一是代表皇家重视百姓,二也是成全四皇妹救驸马之心。” “霜华?”皇帝皱起眉头,又渐渐舒展开,“虽然没有女子为官的先例,不过霜华贵为公主,由她来做也不是不可以。” 皇帝越想越觉得可行,放弃丹宁城是迫不得已的下下策,若真这么做了,那些古板官员和百姓的舆论定是不好处理。而派公主前去丹宁,不但没什么损失,还能为自己博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名声,何乐而不为? “怀仁,就按你说的做吧,朕现在就拟旨,此事紧急,让霜华明日就出发。”皇帝说着,几笔写好了圣旨,召来一个太监让他带去云府给凌霜华。 “是,”季怀仁行了一礼,“那儿臣先告退了,丹宁瘟疫凶险,儿臣去帮皇妹准备随行的太医与药材。” 季怀仁离开御书房,却没有去太医院挑选太医,而是去了御药房。 御药房前的空地里竖着十几个晒药架,上面晒了好些药材,一个当值的小医官正在给药材翻面。他看到季怀仁走进来,忙迎上去行礼:“参见太子殿下,不知殿下有何吩咐?” 季怀仁仔细看了这小医官的脸,全然一副陌生的模样,他疑惑地开口问道:“本宫记得这里原来有个莫姓的医官,他今日不当值吗?” 小医官开口答道:“原来本是该那位莫清医官当值的,只是前段时间去西北赈灾的队伍要找几位医官随行,挑中了莫清,所以才替换了当值的人选。” 挑中了莫清?季怀仁有些疑惑,很多赈灾的官员是会未雨绸缪带几位医官随行,不过一般都是从太医院的太医中挑选。这位莫清医官此时还不够格去太医院,只是在御药房当值,如何被云枕寒看中带去了西北呢? 上辈子季怀仁本来也只是在太医院点了几位太医随行,是一位友人与莫清家里有点交情,向季怀仁举荐了莫清。因为莫家三代从医,祖上还有一本流传下来的《瘟疫方论》。 在西北的时候季怀仁不慎染疫,就是靠莫清才活了下来,也正是莫清最后研制出了治疗时